【高中组 题号2】《迎面信息时代,坚守灵魂本真》柴位华
信息世纪的迅速发展让人不可思议,如果科学“疯子”尼古拉·特斯拉穿越过来,他一定会为这颗蔚蓝色的星球着迷。科技的更新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网络的发展缩小了人类世界的范围,碎片化的信息,碎片化的生活都冲击着为人为生的一切。
现代化的信息发展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却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多的人惯于生活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信息时代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变得生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信息化的社交工具,而脱离了生活的轨道,模糊了生活原有的真实。渐渐地,我们的生活成了作秀,每一幕都是演给别人看的,生活丧失了真实,人也丧失了归属感。人们用来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手机代替了书籍,使之束之高阁,成了无人问津的老古董。
碎片般的信息充斥着人的心灵,人们用更多的时间“迎合”时代的信息“爆炸”,渐渐心灵也蒙上灰尘。曹操代葬关羽,即使关羽曾过他五关斩他六将,重情重义,实乃一世枭雄。陶公生活清苦仍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骨气与对信念的坚守。苏轼连连遭贬奔波流荡仍能吟诵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豁达与价值观。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太白,“高山流水”的伯牙于期……这些佳话,都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反观信息化网络,它们只会接收指令,再根据指令一板一眼完成份内之事,其余一概置若罔闻,没有情感,没有独立思考。毕竟我们还未听说过计算机做出有“人性”的事。
时光会带走人的青葱岁月和青春年华,带走人们的青涩和稚嫩;现在,时光不但带走了这些,也带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被唤作人性的东西在一点点遗失,人与人之间美好的纽带在缺裂。信息化社会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匆匆发展,曾几何时,人类失去这些能让一群个体称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曾几何时,人类变得像计算机一样成为了单独的个体,而过去的经验却在叫嚣着人类是一种群居的生物。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会的信息化洪流中迷失了自我,变得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对于有困难的人选择“明哲保身”,视若无睹,甚至是在网络上大放厥词,成为语言毫无逻辑,观点又极为“强盗”的键盘侠。社会的人际关系会更复杂与紧张,矛盾也将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这个时代铸就了伟人,但与此同时,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让一些人走向了毁灭。浮生一世,我们不可能改变这个时代,社会需要发展,人类更需要进步,但我们可以做到在这个看似浮躁而又充斥着冰冷气息的信息时代之中砥砺前行。是时候,停下自己匆匆的脚步,欣赏一下窗外的美景;是时候,重拾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和最质朴的感情,而非被这浮躁时代的假象所迷惑。总有人说自己很忙碌,浮躁的不是这个信息时代,而是他的内心让这个时代披上了浮躁的色彩。倘若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那么其心中所认为的时代便也沉静了下来,也因此可以重获最质朴的人性。若是适时的放下手中繁杂的事务,去感受那岁月静好,那么人也绝不会如同机器一般,机械般地苟活着,全不为身外之事物所累,自个儿去感受那最美好的情感并且可以收获自己在一群人之中所独特具有的价值。
尼古拉·特斯拉的时光之旅结束了,但我想他更希冀回到原来那个时代。没有喧嚣,只有思考,没有网络,只有一盏昏黄的小灯泡。那种生活没有压迫,尽可以浪费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听着肖邦,读一本纯美的小说。
不同的人有其全然不同的人生,内心沉静,才可活得精彩,在这信息时代感受到不一样的魅力,也远非计算机一般,机械,麻木而又冰冷,夜以继日地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而活出不同的人生。
《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荀子道“人这初性本恶”。从古至今我们便谈讨着人性的话题,不同的灵魂有着碰撞。最能触动我们的,也是人的故事,而非某台计算机开发成功。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请不要让高科技控制了我们的思维,作为一个“人”,需用一辈子去坚守和完善的,是集丰富情感,独立思维,社会人性于一体的、只属于自己的灵魂。在这信息化长河里承载最初的梦想,坚守最执着灵魂,收获最美好的自己!
柴位华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理工学校 高三 17数控1班 指导老师:沈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