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3《当人在未来》 石姜凡
当人在未来
作者:石姜凡
“一切都是数据处理。如果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 ————《未来简史》
随着数据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世界正不断被一种物质所填充,它便是数据。似乎每一件物品,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据表达方式,作为它的标签。那么人呢?当数据会不断发展,人是作为何种介质存在其中呢?
“每个人,都有唯一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自我、有自由的意志。” 在如今这个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这个观点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认为、以上的说法都是错的。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意志控制了你的欲望,而是欲望控制了你是意志。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控制了你是欲望、那么你所认为的意志都会被改变。
《未来简史》中的实验表明,我们现已可以读取人的大脑,提前几百毫秒,知道所谓的“自由意志”的选择。人类甚至已经可以通过给老鼠的大脑中插入电极,来让它们做出“自由意志”的选择。如此看来,人的大脑只是一台机器,人,也只是一种算法。未来的数据社会的发展,对于现在的“自由意志”概念来说,将是一次巨大打击,而这种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是众望所感知到的世界。
在未来的数据社会,既然人只是一种算法,而这种算法一定不如数据,那么人工智能极有可能代替人类做出大部分决策。
ALPHAGO横扫人类棋手,只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一个小小前奏。在医疗领域的实验中,计算机算法能够正确诊断90%的肺癌病例,远远高于人类医生。旧金山的计算机药剂师,在一年中开出了200万张处方,一个错都没有犯,远远低于人类药剂师1.7%的犯错率。照如此看,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工作,那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
可能很多人认为,文艺工作者会是未来培养重点。可是所谓的文艺,也不过是一堆算法。贝多芬的交响曲,莫奈的油画,托尔斯泰的小说,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算法获得的。人类最终会在各个方面输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所有领域概莫能外。
如果说工业革命带走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走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到那是,人的价值,将不如人工智能 。
如果未来的数据社会变成这样,一定会使许多人赶到惊恐。这样的世界真的是在发展吗?
石姜凡
嘉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