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
“商君,你的意见呢?”一个威严的声音让我反射似的绷紧了身体。抬头一看,秦孝公坐在椅上,我在他如箭的目光下有些局促不安了。“如今税收微薄,国库空虚。军队装备缺乏,边境危机四伏啊。”他的眉头微微一皱。
“这……这……”我向前行了一礼,多亏历史老师的督促,我还记得商鞅变法中的大部分内容。于是对着秦孝公我就开始背起了书:“臣以为应奖军工、励耕种、明法度。”
“这些其他大臣也在提,可何时何国不是这样呢?商君,我倒是希望你有一些独特的见地啊。”他像是在责备,又像是在鼓励。
“大方向一样但方法不一样,杀敌甲士者赏田封爵,爵位可抵罪;耕种先进者减税封爵;至于法度……”
“继续,无需顾虑。”
“制定法典,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臣……臣请求设立国债!”这一眼让我感到一阵寒意,我急忙转移了话题。
“哦?国债?这是什么东西,你倒是说来听听。”
“国家发行债券,债契国家与个人各执一份,许以一定利息,在若干年之后连同利息与本金一起归还债权人,以此为国家增添预算。”
“嗯,思路新颖,可若干年后如何偿还本金与利息呢?”
“提高国家预算,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就业,刺激消费,合理促进通货膨胀,等到偿还国债的时候货币贬值,于国家没有损失,于百姓也好过存在家中分文不多。”
“通货膨胀?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一愣,这不是糟了,秦孝公可没有学过《经济生活》啊,这让我怎么和他解释啊。凭着我对课本的隐约记忆,我差不多向他灌输了现代的经济观念。他的眼神至少是不那么像看疯子的眼神了。
“除国债之外,可将盐铁收归官营,以解燃眉之急。另外加强军工制造,可将冶炼、锻造、打磨、组装等环节分类分步进行,每一环节安排专业熟练人工,尽可能简化各环节操作步骤,设立专门区域,推动相关产业聚集。最后,请陛下允许在各郡县设立官学,普及教育,广揽人才。设立国学院,鼓励创新。若陛下有虑,可先于一郡测试,若取得成效再推广全国。”
秦孝公长吸一口气:“这做法,恐怕要颠覆古制啊。”
“创古制者已作古,陛下难道想百年之后见世人称我大秦为古秦吗?”
“这……你先下去吧。”
政策终于是实行了,不能说是改头换面,但秦国的确是在快速富强起来。我没心思管繁琐的政事了,一心一意抓起教育。光是让学生适应现代理论就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数学的学习没有大问题,引入新的符号系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用算筹解方程实在是折磨人。但是化学教学的实施实在是让我寝食难安,一开始根本没有人相信,我将理论换汤不换药地改了又改才使其勉强符合民众观念。教学的知识最高只有高中水平,一是我本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二是一蹴而就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就像他们连土豆都种不出来我却教他们炸薯条。
至于法令的实施,的确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并不同罚。王侯将相按地位封爵,同时废除肉刑,省的到时候秦孝公驾崩之后秦惠文王把我车裂了。我没有史书上商鞅轰轰烈烈的事迹,因为我删去了偏激的政策,算是缓和一下阶级矛盾,也是为了我安享晚年做个铺垫。
然而我最终是没有寿终正寝,祸根在我推行新式教育的时候就埋下了。秦惠文王继位,众大臣上书弹劾,我沦落到狡兔死走狗烹的地步,游街示众后斩首,原因简洁而有力:腐化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