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我想回到清朝

作者:韦灿 投稿时间:2019-11-10 13:13:21

  蒲松龄先生,清代文学家,我们熟知的《聊斋志异》便是出自蒲松龄先生之手,从此书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才华。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却在科举路上十分不顺,终不得志。这引起我的深思,在我了解相关资料后,心中满怀悲愤。

  蒲松龄数次参加乡试皆是名落孙山,其中有几次是因为“越幅”被黜。清代的科举考试中采用八股文与试贴诗出题,这两种文体都有固定格式,对答的数字和内容都有严格规定,一旦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格式来作答,即被视为“越幅”。先不说文体,就是对文章字数的限制就十分不合理,每篇文章限字550。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肚子里多少有点墨水,对字数的规定让考生的答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限制了考生的自由发挥,同时也是剥夺了考生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也是许多有才华的人名落孙山的原因。

  八股文是清朝科举考试中的专用文体,八股文的字数和篇幅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八股文是统一命题的。考生想要在规定的字数和范围内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立意,就必须要简言意骇。这对考生难度极大,但也正是如此,才能让考试变得公平公正。这种考法有利也有弊。八股文把出题范围严格限定在《四书》和《五经》之内,形式十分死板。学生们为了考试把学习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写好八股文上,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到了清代后期,科举中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也使清朝和科举制度走向灭亡。

  清代的科举不仅死板,而且十分腐败。

  清朝时期朝廷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科举考试,抛出官职和荣华富贵的诱惑。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想有个好出路只能参加科举。但考生的初心已变,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为朝廷效力的人已寥寥可数。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做官,为了荣华富贵去考试。学习的目的变了,清朝的科举场上作弊案数不胜数。考生们耍尽心机,一切似乎都成了作弊的利器,作弊的脑洞远超现代人。这种作弊的行为影响了科举和社会风气。通过作弊手段浑水摸鱼得来的官位又有何真才实学,又如何为国家效力?科举开始腐败,国家也因为缺少人才而衰败,被强国侵略,分割土地,出逃皇宫……

  我想回到清朝,改变科举制度,为清朝挖掘更多人才,让国家永远强盛,让其他国家不敢侵犯!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9-09-01

结束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