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3题】生而为人,何止是算法?李舒源
生而为人,何止是算法?
李舒源
尤瓦尔赫拉利曾说:“人只是一种算法。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融入数据的洪流,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诚然,大数据社会将会渐渐改变人类很多。但,生而为人,又有谁会让一串冰冷的数据替代自己呢?
不可否定的是,无论是从扫码支付到高铁出行,还是从淘宝购物到机器人送货,生活因为有了大数据而变得越来越便捷。那一串串数据与代码是中国逐渐腾飞的写照,是社会进步的证明。与其说这是一个被数据裹挟的时代,不如说是一个不断现代化的时代。是那一串串数据创造出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创造出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是那数据的运算成就了今天。
回首细想,曾经与亲人一同去超市的购物,成了淘宝上商家眼里的一个个数据。此时的人,不过只是页面上的一小串的账号。未来,一切信息都只是你头顶的一个二维码,或是几行中英文的简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嘘寒问暖地去寒暄,只需要稍稍扫一眼头顶上方的信息即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同那千篇一律的字母,没有差距。许多人会在融入大数据的同时,逐渐堕落,磨平了棱角,失去了自己。就像石子,混迹洋中,逐渐被数据所同化。现在有一句网上流传的段子“你就像一个二维码,不扫一下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玩笑的背后,似乎又是在对未来的一种暗示。当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只有一个二维码为时,那又能叫做好事吗?当一切特点全部被暴露在外时,也就不叫特点了,人也就不再有个性了。
尽管如此,历史总是不停息的往前走,没人能改变时代,没人能抵过潮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寻找自己,告诉世界:我,不只是一种算法!尽管有数据的裹挟,也不能别标签化,保持最初的那份爱恨情仇,再次经历酸甜苦辣。这样,才不愧对自己成为一个人。在大数据化的时代,努力成为一个看似小的大人物。面对机器人的一系列超前,我们不仅要坦然接受,还要感到自豪,毕竟这是我们所创造出的。无论是机器人还是数据都敌不过人,一个个由情感堆积而成的个体,有时并不是机器打败了人类,而是人类自己改变了,懦弱了,认为数据时代的人前途只是数据,身后只有深渊,但那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挚友的支持将会是永远的支柱。毕竟,我们是人。
面对未来,我们可以有无限的遐想,无数的梦想将变为现实。在行走途中时时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不失真,不彷徨,大步向前迈去。
作者姓名:李舒源
学校:浙江省东阳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班
指导老师:陆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