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我想回到明朝 陈子谦
我想回到明朝
历史是一段过去,无可改变。只不过,无可改变的只有真相罢了。
此时的明朝,正值战乱。燕王朱棣靖难,十万大军,直指南方。危急之下,皇帝朱允炆拼死抵挡,却也使得朱棣的大军无可靠近南京一步。
这日,朱棣在军帐中,思考着进攻南京的种种办法。突然,一个通讯官冲进帐中,大声说道:“报殿下!营外有一人,自称有奇谋可献于殿下!”朱棣眼前一亮,说道,“带进来!”
不一会儿,几位士兵带着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我,进入了营帐。
朱棣抬起头来,用一种傲慢的眼神看着我。“你叫什么名字?”他不可一世地问道。
我心里虽有些不满,但是声音依然洪亮:“吾名陈小川,乃是山中高人。吾有奇谋,可破南京。”
朱棣轻蔑地扫了我一眼,冷冷说道:“哼,我都没有计谋打入南京城,你不过是一个山中的村夫,哪里会有什么奇谋?我且问你,要是敌军出城进攻,你将如何抵挡?”
我笑了笑说道:“此甚易耳!可用小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使城内空虚。再在动用主力攻击,可取南京。”
朱棣的眼神跳动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回答。但是似乎并不甘心,又问道:“今日气候酷热,若敌军在我军进攻途中放火,加上天气的炎热,如何是好?”
这倒是要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片刻的思考过后,我回答道:“以水克火,以此可破火攻。再者说,水的比热容很大,可以充分吸热。”
听到这个回答,朱棣似乎把我放尊重了许多。可他心中那个最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此皆是妙法。可敌军人多势众,若是包围我军,我军虽勇,但也难以拒之。”
对于这个巨大的问题,我早已胸有成竹。
“对此只有四个字的方法:分兵,断粮。一路军,上北山断敌军粮道;二路军,吸引敌军注意;三路军,伏于敌军之后路以逸待劳。如此一来,敌军退无可退,疲乏知己,又无粮草支援。南京空虚,我军士气大振,可一举成功!”
朱棣听到后,没有多说一个字,就走了出去。我却微笑地坐在军营里,等待着。
两个时辰之后,营外传来了我军攻破南京的消息。
燕王朱棣坐在他的龙椅上,不,我们应该叫他明成祖朱棣了。他看着下面的大臣与将士们,当然,还有我。
朱棣意味深长地看着这个帮助他攻破天下的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倒是我先说话了:“恭喜陛下获得天下,愿陛下在治国时,发扬教育,强兵强国。但这一点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开放国家,与邻邦学习交流,进行改革,才能让国家万年不朽。”
我们不需要改变什么重蹈覆辙的真相,因为,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801班 陈子谦
指导老师:沈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