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一题】《我想回到明朝》刘振宇
放下那本关于永乐大帝传,静静地回想那本书中的内容:郑和下西洋,那场面真是波澜壮阔,令人神往、激动。但也有几丝遗憾:“为什么这么波澜壮阔的航海活动反而仅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与麦哲伦、哥伦布等人一样,去探索新的世界呢?”真想回到明朝,辅助郑和探索世界啊!
睡意渐渐变浓,郑和下西洋的历程却慢慢清晰了,一个声音传入我耳中……
“圣旨到,工部侍郎接旨。”我回过神来,定睛一看,一位身着红色蟒袍的太监拿着金黄色的圣旨宣旨道:“封工部侍郎为巡海副将,配合郑和筛选合适的人选。三个月后下西洋,钦此!请工部侍郎接旨。”“郑和?明朝的郑和,难道真如我所愿,穿越到明朝?”我下意识地说道:“谢主隆恩,吾自当鞠躬尽瘁。”送走了宣旨的公公后,我才反应过来,我真的穿越了,我的遗憾终于有机会弥补了。
“三个月的时间,我得好好准备一下,首先先要去找郑和,他是个聪明人,应该要跟他好好聊聊。”我便打发人去郑和府邸约郑和出游。
“刘侍郎今日怎么想到约我来此游玩?”郑和拿着酒杯笑着问我。我答道:“无他,皇上委以下西洋之事,吾心惶恐,愿与大人相商,望大人谅解。”郑和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说:“刘大人有何高见。”我看着郑和说:“郑公,吾窃以为,此次下西洋若只为宣扬我天朝威德未免太可惜了。”郑和问:“那你说我大明的船队还能干些什么?”“有,沿途记录地理环境,收录他国文化,为日后我朝开疆拓土做好准备。去学习别国比我大明做的好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有利于我朝永立于世界之巅,永为天朝上国。而且,这也能使郑公载入史册,青史留名啊!郑和点点头说:“好!这事我会向皇上报告的,但是航海中的不确定性太多了。比如:途中迷失方向、途中遇到海盗等等,这些要如何应对啊!”“郑公真是多虑了,司南做成的指南针可确保方向正确。途中遇到海盗更不用担心,只需将烟花中的火药制成大范围杀伤性武器即可。所以郑公大可以安心地去,余下的事由我来解决。”“刘侍郎的想法很好,那这些东西就由刘侍郎来准备。”“好,那我们就不聊公务了,专心游玩吧!……”
转眼间,时光飞逝,三个月很就到了,我来到南京看郑和的船队,真是太壮观了。三条气势雄伟的大船在我面前,这船身跟一头鲸鱼差不多大小,那桅杆直直地立在那里,有十多米的样子。我与郑和登上了中间那条最大的,最豪华的一条船,我们将要出发前往江苏的刘家港与王景弘的船队汇合。现在出发全靠风力,因为现在还不能扬帆。这要等到了福建的五虎门才可以。事不宜迟,现在出发。
海上的航行也真的是漫长,这一路上虽是一帆风顺,但也少不了长途行驶中的无聊。对了,不是说还要将火药变成真正的武器吗?正好闲下来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以弥补我的遗憾。郑和这时走过来对我说“刘侍郎,我们的船队险些迷失了方向。多亏你带了几副司南,并将它的使用方法传以我们,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我们大明的船队从亚洲出发,一路经过了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最后回到了大明。在这一路上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船队学会了用火药,有了自保能力。在这一路上我也不得不佩服郑和,在爪哇时,东西爪哇正在打内战,我们登陆时被西爪哇误认为是东爪哇的军队,其中有170多人被杀害,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火药,将士们想报复他们,是郑和保持冷静,通过其他方式让此事得以和平解决。
在经过四年的航行后,我们终于重新回到大明,心中无限感慨,郑和也病逝在了航行中。在此之后,大明王朝犹如改朝换代。大明重新开放国门,重视海洋,开始了属于大明的航海时代。在学会使用指南针后,国民再也不怕航行会迷失方向了。有了火器后大明也和平起来,再也不怕匈奴的入侵。而在航海时郑和编成的《环球游记》则在国内大火,拓展了国人的视野。
后来第二次下西洋上船时,我脚一滑,从船上栽下来,“啊!”一声惊呼,我睁开了双眼,发现窗外一缕缕阳光穿透树荫,自己却躺在床下。唉,原来只是南柯一梦啊。真希望自己能回到明朝,通过努力,让明朝重视海洋,不再闭关锁国,走向世界,认识世界,永为天朝上国。
不过想想,历史已无法更改,更应注重当下。何不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使我中国成为当今的“天朝上国”!嗯,天色已亮,学习去喽……
刘振宇 嘉兴南湖国际实验中学 7年级7班 指导老师:胡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