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3《不被数据裹挟》吴婉倩
不被数据裹挟
试想,在未来每个人的头顶都出现一串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通过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指数这样便于交友,同时,公司招聘再也不用简历,通过数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所说“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那样的生活可能是很便利的。
但是数据社会真的好吗?我不这样认为。基于情感之上的明智社会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这让我想起了《黑镜》中的一个电影片段。女主人公违背自己的内心,对他人表现出虚伪的友好,只为自己身上的数据分值更高,成为上等人。她做出一件件既可笑又让人难过的事,最终失去友谊,失去亲情,甚至失去自己认为最珍贵的分数……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头上都是一串有关成绩学历的数字,那你通过很大的努力才得到的小成功,可能就没有人会在意,因为他人只注重最后体现结果的数字,过程的意义何在呢?这样人类的竞争越发激烈,又有谁会慢下来去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呢?在《纵然明日离世,不碍今日浇花》中说:“慢一圈的人生恰到好处,跑得缓慢,新旧从容在人生的跑道上自如的品格和从容的心态至关重要。”在数据社会中,这样的道理也只会是浮云吧。
反面看,如你头上闪着985、211的闪光灯,周遭的人向你发出赞美,为你鼓掌。你心中的自豪感就容易溢出来,过度的自豪,最终就可能成为骄傲。而人生最忌讳的就是薄有小成,微见能耐,就不可一世,其实才只是平地一浪,白白浪费了余生可以用作继续精进的大好时光。在《豆浆的假沸》一文中,提到了很多人的人生就像假沸的豆浆,其实并没有完全沸腾,表面上的骄傲和自豪很却早已沸开了。这样看来数据社会的力量并不那么完美。
联想到生活中网络数据造假给人带来的危害。通过一个假数据来判断他人的人品,能力,或者是性格,纵然是愚昧可笑的。对一个人要有真正的了解,需要基于情感,理智分析。都说日久见人心,一个数据的好坏又何妨?难道打着985、211的旗号,能力就一定超出其他人吗?不然。所以说抛开这些虚假和虚荣,才能得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贴近。拥有情感,几乎是唯一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高于机器的本领。我们也就应该突出人类这独特的一面。试想,街上摔了一位老人,熟视无睹,漠然走过的是机器人,而伸出温暖的手,扶起老人的是拥有真情实感的人类。即使帮助他人的人头顶的数据并不高,也会获得掌声。那种身为人类的自豪感和帮助他人的幸福感是机器人不能体会的。
然而我也期待着数据社会的到来,但并不是失去人类情感的数据社会。希望到那时,我们可以体会到数据带给人们的便利,同时也能保持着初心,用心去看另一颗心。人类,多少年才拥有的智慧结晶,纵然不能被无生命的机器数据所裹挟。突出重围,我们的明智社会永远要基于情感,数据只是配角,人心才是重头戏。
总之,未来会怎样由我们来决定,让我们用心灵用爱创造更美的世界。
吴婉倩 浙江东阳中学 高一(2)班 指导老师:陆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