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四题】河的故事

作者:杨乐轩0526 投稿时间:2019-11-10 11:20:56

        当时在唐朝,有那么一刻,河有一个故事要讲。在诗人顾况弯腰拾起水流中的那片枫叶的时候,这个故事就由那片枫叶讲述:一位宫女如何在年复一年等待的苦楚中试图寻找一个出口,如何在一片枫叶上写一首诗,让它顺流而下。诗里写道,深宫之中,春天是年年不能得见的;那就题一片叶,聊寄有情人。后来顾况又在上游靠河流回寄一首诗,并且不久收到了酬和,这些后话,河并不在乎。在顾况拾起枫叶的那一瞬间,它的故事已经讲完了。


        与之相似的还有一事:新乐府里有一篇写,远客送鲤鱼来,鱼肚里有远道之人的来信。本来这与河流无关,但或许是秦观的那首写道“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踏莎行》末句讲到郴江竟自奔向潇湘,由此引发的无端联想,使鲤鱼这一意象在我脑海中和河流有了些许联系。归乡游子各自回家享乐,是顾不上带信的;鲤鱼是河的信使。剖开鱼肚之时,河的故事也就此结束。那封信也很有趣:“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或许现在看来敷衍得让人啼笑皆非;但简单两句,有温情缱绻,倒是像河流本身。


        河总是有一个故事,它自己不讲,留给别人来说。它也隐瞒:它隐瞒那个宫女的样子,不给史家提供一幅画像,而是让她的脸淹没在高墙中的众生之间;它同样隐瞒了结局,我们不知道那个宫女怎么样了,也对鱼腹传书的那位离人最后是否归来一无所知。这是河的脾气。


        但是河隐瞒最多的是什么呢?它最不愿意示人的,其实是它自己。河水往往深不可测,而且有时相当凶险。它流向前方,从不回头,用表面疯狂的湍流来掩盖深深之下稍为平静黑暗处的秘密。我们假想那下面隐藏着什么——或许是财宝,或许是尸体。它永远让人浮想联翩。科塔萨尔曾经把河流写进一场噩梦:月光,黑暗深沉的运河两岸,溺死者的躯体在水上漂浮。他的河在炎热的阿根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河同样处于黑夜,河上下着雨,弥漫着朦胧的雾气,如此感伤,仿佛一只挽留的手。他的河自然在更寒冷的北境。但无论如何,它们都奔涌向前——夙夜不息,夙夜不息。河流是不会停下来解释自己的。


        因为其奔腾不息,河流包罗万象。赫拉克利特这么说:“你不能踏入一条河流两次,因为经过你的永远是新的水流;无人曾踏入一条河流两次,因为第二次时,河流与人都是新的。”河水仿佛处处相同,但河流从不重复自己。每一条河都是如此。它在源头之后的十里之内湍急,到了海口就放缓下来。它在夏季温暖,而在冬季寒冷彻骨。它现在可能是喜剧,或许未来将是悲剧。让船只靠上码头的,或许曾让试图紧攥住彼此的两人松脱抓握。但河流依然是那条河流,它无懈的运动中包含着一种令人震撼的静止:尽管不断消失又重填,它就在那里。固然,河会消失,但真正宽广的河流留了下来。我们之前说过,河流总是有故事。这些流传下来的河流,它们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


        “流传”这个词,本身就仿佛是河流的孩子。流而传之者,河也。“枫叶传书”流传了下来。河在故事里是配角,却不可或缺。纤夫的号子、渔民的歌谣,在长江、黄河之上流传了下来。河承载。河见证。“背水一战”、“乌江自刎”,记录这些人尽皆知的故事的或许是史料,但河流也在那里,它们作为一个在我们的文化中无处不在的背景和符号,奔涌过无数世代。


        圣经《诗篇》里写道:“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巴比伦的河沉默地注视着一切。它看着发誓永不忘记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被流放到异邦的土地上。它听见他们问:“我们如何能在异邦的土地上再唱锡安的歌?”然而它没有回答。河流从不给出回答。河流只是应以沉重的沉默。我不精通历史或地理,但我愿意相信,那条巴比伦的河,同我们的河一样,同千万条其他的河一样,还在继续流淌。


        这些河流有别的名字,它们隐瞒其一生却又期盼着被发掘的名字。它们被赋予很多别称:历史。时间。永恒。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9-09-01

结束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