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
【高中组3】分析仪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一(4)班 戴嘉欣 指导老师:缪颖
这是2039年。
一个叫分析仪的时代产物横空出世——打着“我只以数据说话”的名号。这一台小小的机器让人们不再为选择而纠结,预测评估的准确率高达95%。
3月末,又一次月考结束,离高考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整个高三笼罩在高考决战前厉兵秣马的压抑气氛中,新型的护眼灯时亮时暗,墙上的倒计时板黑底白字,时间醒目得扣人心弦,一分一秒都是人生。远处传来的女老师尖锐的高跟鞋蹬地声音,刺痛了昏昏欲睡的备考生的耳膜。那声音近了,到教室门口。门叫着开了,一张排名表从天上飘下。那声音又远了,留下走廊里空空的回响。
班内同学一窝蜂地涌上去,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得失,毕竟这考场上的每一分,这些密密麻麻的表格数字,都会决定未来。男孩的手紧攥着外套,咬着嘴唇。他是最后一个上前看分数的人,他不抱希望地从下到上找到了自己的排名——年级倒数35名,又不抱希望地将结果呆滞地输进分析仪。
“根据多次模拟,预估情况出炉,一本线比较困难,建议选择以下大学:······”分析仪毫无生气的语调男孩早已听惯,这台准确率为95%的分析仪,一次次宣布了他大学梦的死刑。家中的父亲,一定也很失望吧。男孩想着,把头深深埋进书海,未来如同眼前一般漆黑。
男孩的父亲捧着手机守了一上午,作为家长,高考之前考试自然格外重视,终于,手机提示音响,点开图片,“倒数35名”赫然映入眼帘。
男孩父亲的心震了一下,好像自已被猛地拉回了那个2019年春天的午后——
2019年3月,又一次月考结束,离高考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了,他打量着成绩单,想着应该又是倒数,便用手盖住上方的表格,从最后一名往上数,眼睛半睁半闭,大气也不敢出,每跳出一人的名字,心里便激动一分,“倒数35!我进步了!”他心里暗暗得意,春风拂过少年面庞,脸颊的弧线衬着太阳暖暖的光,他凝神思考,思考他的未来,也一定像现在一样是一片大好春光。
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3个月后,他不再从下往上看成绩单,他骄傲的仰起头,看着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春风得意。
男孩父亲嘴角留下一丝笑意,青春,仍历久弥新。冷冰冰的排名和分数并没有改变少年的热情,那个在年级红榜前屏息凝神的少年,仍在记忆里光华流转,触手生温。
他低下头,手机屏已经黑了,他再次点了点,亮光里,是父亲的一张笑脸。看着儿子的成绩,心想着在学校的儿子也一定与自己一样,为进步感到高兴吧。
2039年的春天,父子俩就这样,在不同的时空里,在两块屏幕前,互相臆想着对方的样子,与现实擦肩而过。
2059年,男孩因专业不对口,用一份辛苦的工作勉强维持生计,他东奔西跑拉拢客户,可工作评估表还是惨不忍睹。
一张小小的数据表,可以让老板决定薪水,让上司改变态度,让同行转变脸色,让分析仪宣告失败······
他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打开分析仪的盖子,乞求着数据不要太难看,他闭着眼,按着木头般的太阳穴,惴惴不安地听着分析仪的预测本就不太高的工资,被生活必需品、房租一点点蚕食,剩余一点,如履薄冰。房贷车贷在身后紧追不舍,随时将其瓜分得杯盘狼藉。听着听着,在分析仪的机器音里,他竟然听出了一丝嘲讽,听出了一个个数字在笑,它们张开血盆大口,毫不同情地吞下仅存的希冀。
他大力按下分析仪的盖子,分析仪木偶般的声音戛然而止,这分析和预测字字诛心,如同当年高考预测一般,分析仪给男孩的生活下了一个无期徒刑,慢慢消磨他的青春年华。
他抱着头蹲到墙角,眼里蒙上了一层水雾,他又站起,恍恍惚惚地走向冰箱,一开门,没有光亮,这偌大的外壳下,又有一罐不知什么时候留下的啤酒和前几日刚买的,临近过期降价销售的速食食品。他怔了怔,随后反应过来,自从上次房租拖延,他便关闭了冰箱电源来节省电费。他伸手抓了瓶啤酒,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慰藉,他带着些希望打开啤酒,吸了一大口,才“咕咚”一声吞下,呛得他鼻腔发疼,随后,一股怪味席卷了他的身躯。他抖了一下,转动瓶身,不禁笑了一下,那早得多的保质期在无端哂笑。他悻悻地拿开,这酒,多像他的分析仪啊,表面看起来带给人慰藉,期冀,亦有一丝好奇,打开后,才知道其味苦涩。
他多么想要一丝安慰,就算是一个缓和一些的,亦或是带有一些推测的语气也好。可回答他的,偏偏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没有任何情感的机器音。他恨这台分析仪,每次都给他一个不尽人意的悲观结果。可不知怎的,却又那么无条件的相信它,一个个数据和预测都是那么真实,残酷的真实。
想着想着,不知怎得,他将这过期了大半年的酒一饮而尽,谈何保质期,只是一堆数字而已!酒已下肚,敲击着他的愁肠百结。
他向家乡的父亲诉苦,说大都市里立足的艰辛,说自己的工资快让他撑不下去了。父亲只是笑笑:“年轻人,多吃点苦,将来会有转变的······”
男孩父亲抿着茶,想起了当年自己独自来到城市闯荡,一贫如洗,从便利店的小职员到小酒店的前台小哥,他都尝试过,最后,到了一家收入稳定的公司,才渐渐得以生存。
“真的会有转机吗?”男孩问他的父亲。
父亲不可置否地笑笑。
男孩也不是没想过改变,他盯着分析以上的“风险评估”安排着自己的未来:跳槽到别的公司,先从底层员工做起······可当他把这一切安排完毕输入到分析仪后,一个红色的风险警告框让他望而却步,这个人类用理性和智慧创造的产物,砸碎了一切的幻想。
他关闭分析仪,空气都仿佛噤了声,可他的泪却打开了开关。泪划过眼角,滴滴答答地滴在洗得发白的工作服上,留下了一点一点深色的墨迹。他感觉身上被分析仪贴上的标签在耳边碰撞回响,听得他耳朵嗡嗡地响。
这个时代,数据会说话,分析仪是其一张伶牙俐齿的嘴,也曾想说点什么,却好像哑了一般,只能张着嘴,听一个能说会道的机器在这世间和他一起演出一场双簧。
2069年,男孩已变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男人。9月,儿子的初中开学了,第一次月考恰逢儿子生日,他将日期输进了分析仪,征求着它的意见。
不一会儿,结果跳出了:
分析仪——推荐指数:100%
男人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