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5】《维度游戏》 龙宇
维度游戏
公元2640年,璀璨星河的第三旋臂某处,一粒恒星状闪烁物正在匀速靠近DX4471行星。事实上,这颗行星远没有它的编号那样复杂,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第二颗真正意义上的类地行星,母星球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已迁徙到这颗行星上。
人类在23世纪初发现了它,为了实现移民的伟大目标,联合国建立了“宇宙起点”这一庞大组织,集结了科学界近乎所有精华。由于联合国明令禁止人工智能取缔人类的部分工作,移民的进程显得十分缓慢。
克莱是“宇宙起点”的最基层工作人员。负责最轻松的工作——在DX4471基地的引力波探测控制室的屏幕前,盯着几条不断起伏频率相似又颜色各异的正弦波和另一屏幕前重复出现的数据。这无疑是最轻松的工作了,但对于克莱来说,这是无比艰难的。工作三十多年来,他每晚都盯着这该死的屏幕,尤其是这亘古不变的线条和数据。由于特殊的政治因素,联合国颁布的禁止取缔令中,这份工作竟排在了前几位。克莱无时无刻不想结束这份工作,他向上级提供了多份辞职材料,但都被迅速回绝。于是,他盼望着这些线条能在某一夜发生细微的变化,但这又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这是曾经令联合国上下无比恐慌的情况。
某夜,宇宙的呼吸声嘈杂了起来,一会儿又平淡下去。这巨大的变化惊醒了打着瞌睡的克莱。眼前的线条扭曲变形,数据也在不断变化。他立刻按响了警报。
几天后,一份令人胆战心惊的报告结果和有关推论被发表在了“宇宙起点”的巨大屏幕上。
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吴恒根据引力场的形变程度与速度推算出了这位正在远方的不速之客的质量与速度。这是两个惊人的数据,尤其是运动速度,人类引以为傲的受控核聚变推进器的最大速度竟不及其十分之一。
大部分学着认为这是一艘具有攻击倾向的巨大飞船,但除了其巨大质量与速度,并无特别之处。
早在21世纪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就提出了维度的概念。2004年,科学家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种“二维物质”,由多个碳原子组成一个平面,就像一张超薄的石墨烯。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维,它仍然存在厚度。 2600年,中国科学家终于克服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未知,揭开了二维的真正秘密,首次将微小粒子二维展开,但这次实验可以说是失败了,因为那个微小粒子消失了。数十年后,科学家不仅在更大体积范围内进行二维展开,而且使二维物体变得可观测。
在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决议下,二维技术得到了真正的应用,它将在防御和保护方面得到重用,而且是为了全人类。
人类将目前为止强度最大的材料大范围二维展开,布置在三颗天体周围,并在其周围封装了一个隐形力场,使人们能感应到它的存在。奇怪的是,人们在研究二维物体时,发现它们具有一个特殊且类似于二极管一样的性质,光子可以穿过一个面,但却不能从另一个面穿过,光子如同蒸发了一样。但这仅限于光速物体。人们只需在不速之客到来之前,对二维曲面进行一个加固,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数年后一个亮点出现在地球40个天文单位外,这的确是一艘飞船,却比人们想象中的它小了许多,甚至小于人类的部分战舰。
曹操当年可以靠不足两万人马战胜袁绍十万兵力,外星人也许更善于创造奇迹。
太空舰队的小部分力量布置在海王星轨道附近,负责阻击,它们与外星飞船的距离称得上近在咫尺。剩余舰队力量布置在二维曲面内部,但现在在人类眼中,它已无需布置,因为实力差距的悬殊之大——实际上只有体积与数量的差距,人类再一次被冲昏了头脑。
外星飞船在不断的减速,表面的光芒在不断的变暗,仿佛是刻意为了展现它奇特的外表——恒星状弧面没有安装任何笨拙的推进器,显得无比轻巧,浑然一成。没过多久,它彻底静止下来了,打过蜡似的表面倒映着整齐的太空舰队,无一缺漏,无知的人类却想不到它曾以人类梦寐以求的亚光速飞行。无数的官兵与星际记者在拍照留念,又面对舰内的大屏幕与地面指挥部官兵交谈起来,他的面部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能只在一个普朗克时间之内。
又可能是在几个普朗克时间内,阻击部队全体被吸入了宇宙黑色的背景当中——一个微型黑洞。
一切都可以解释为何外星飞船体积非常小,质量却大得惊人了。
外星人也许更喜欢创造奇迹,也许更喜欢送来惊喜。
可能是因为黑洞的体积微小,潮汐力并未直接作用在舰队上,而是变成了一群蝼蚁,永恒地在时间永远停滞的界面上坠落着。
外星飞船瞬间消失在了原地,随即,二维曲面也消失了。
地球的婴儿默默躺在母亲的怀抱中,迷茫的眼睛仰望着星空,渴望从中获得什么,于是他花了千年时间来领悟什么是以牙还牙,却在不理智中丢弃了它,外星人比他领悟得更为深刻。
但是外星人,它们在哪儿呢?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泗洲中学 八(7)班 龙宇
指导老师:杨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