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三题】被数据所裹挟着的人们(许景阳)

作者:许同学123 投稿时间:2019-11-08 21:06:21

                                                                被数据所裹挟的人们

                                                                                                    

                                                                             许景阳

                                            


                        (引子)

一个特殊又平常的媒体发布会上,座位上的李市长对着他面前的无数个话筒平和的说:“我市作为国家试点城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实行电子身份的普及,从此每个人的身份进行大数据化,今后我们再也不需要什么身份证了,人们只需要‘人’在就可以了。我们将进入‘无卡时代’!我们即日起将开始进行试运行,以及对于全城设备的改进!并且今后所有的东西都将逐步大数据化!”

无数的记者举起手来,就像是森林一般,无比的密集,让李市长看的有些紧张,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看上去像是饥饿的豺狼一样的记者们,好像是要将他整个人都给撕碎的样子,他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拿出口袋里的手绢擦了擦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的闷热还是紧张流下的汗。

“一个一个来,不要急……”边上的副市长说道。

           

     【无名氏】

                 (壹)

在一个小胡同的深处,阳光只能在正午的时候才将将能够晒到的地方,有一个杂货铺,住在边上的人似乎都快要将它忘记了,而那间杂货铺是谁开的,已经很少人能够说起了,只能在养老院的老人口中才能勉勉强强了解到一些零碎的传言。这间杂货铺的主人似乎已经不知道了,而工商局的记录也随着大数据化的一些问题而消失在数据的洪流之中。而那个售货员说她也仅仅是受到一个不知名的人委托经营着这家小店,每个月她的账上会多出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所以她也没有在深究。

“来三两烧酒,要好的,不要给我耍花招。”一个穿着黑灰色的T恤的看上去大概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说道。

“那是肯定的,你看看边上那几家超市什么的,那些黑心的商家都给对了水,还卖这么贵。”售货员从身后的货架上拿下一个陶瓷做的酒瓮,再拿了个玻璃杯,用酒勺把烧酒慢慢倒入瓶中。

“那可不是吗?那些人连零钱都不备着。真是的。”老人看上去很生气。

她点点头,把瓶子放在电子秤上面称了下,“刚刚好三两,那您拿好,是三十。”那个老年人很灵活地从口袋里掏出钱,在慢慢地数着,这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穿得很潮,头发烫成了棕黄色,倒是很配他棕黄色的瞳孔,他脚上穿着叫不出名字的运动鞋,大概是什么很贵的牌子吧,老人想。那个年轻人走过来,看了眼老人,他皱了皱眉头,但是没有说什么,但是老人心中升起一阵厌恶之情,那个年轻人也大概是一样的吧。

“来一包五十块的烟。”那个年轻人说道,有点娘娘腔,老人也皱了皱眉头,但是那个年轻人并没有看见。售货员从后面的柜子上拿出一包烟,她说道:“有钱吗?”那个年轻人楞了一下,似乎听见了一句外语一样,“你说什么?” 他试探着问了一句。

  售货员指了指边上的牌子,那是一个很旧的板子,上面写着——“只收纸币”。那个年轻人小声地骂了一声,便转身离开,走的时候还不小心撞到了老人,他小声嘟囔了一句便推开门离开了。

老人最终找出钱递给售货员,拿着瓶子慢慢离开,他推开门,售货员在后面叫他注意小心,他点点头,喝了口玻璃杯中的烧酒,眼前的世界便开始变得柔和起来,他走出那个阴暗的胡同,在胡同的头上他不小心撞到一个人,他抬头看去,也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他穿着好像是那个部门的制服,但是老人似乎并没有认出来,大概是烧酒太烈了,那个穿制服的人带着几个人,正准备进胡同,他见老人家走出来,他下意识地往边上走了两步试图不撞到老人,但是老人似乎是成心的,他们便撞了个满怀。穿制服的人闻到了那个老人的酒气,生气的话便又从喉咙中咽了回去。老人一个劲的道歉,穿制服说了声您小心一点,便和其他人继续往胡同里走。

老人从胡同中走出,外面的世界和这个静谧的小胡同天差地别,小贩的叫卖声,汽车的轰鸣声加上那些服装店或者是大卖场里面的吵杂的音乐,又让他的大脑有些晕眩,他慢慢的靠着墙走向记忆中自己的家,边上的全息投影中的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孩们正在喊着路过人的名字,这都归功于那什么“大数据化”,但是当老人走过去时,什么反应都没有,那些人儿似乎根本就没有看见那有些醉醺醺的老人,但是她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毕竟只是个AI而已。

他继续慢慢的走,边上的新闻又开始播报了,老人转过头来,他就在那里静静地站着,人来人往,大家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老人,正在人群之中突然停下的老人。老人看着橱窗里的电视上播放的新闻,上面用红色的粗体字写着——大数据化已经覆盖我国,卡片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老人皱了皱眉头,什么都没有说,只晃了晃晕眩的脑袋,继续逆着人流往前走,人群中的散发着混杂着香水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味道,让老人的鼻子开始堵塞,似乎鼻子也对于那些东西十分厌恶。

慢慢的,慢慢的街道上的人少了,但不如说老人已经来到了离城市很远的地方罢了。那里充斥着古旧的楼宇,是那种摇摇欲坠而且已经辨识不出来单元的老筒子楼。楼的外墙上长满了暗紫色的藤蔓,像是无形的手在召唤那些迷途的冒险者一般,老人似乎对这里非常熟悉,他轻车熟路的走到一个破旧的老铁门前,上面白惨惨地贴着一张盖着公章的文件纸,老人看也没看一眼,便顺手将它撕下来,攥在手里,他并没有随手扔进垃圾桶,而是塞进了黑洞洞的口袋里。

他推开没有上锁的门,这种地方甚至连小偷都不想去,他走进家中,打开茶几边上的一个抽屉,里面已经有了厚厚一沓的文件纸,他把那张有些皱巴巴的文件纸仔仔细细的铺平,放在了最下面。但是他没有关上抽屉。那一叠纸上面同样的都写着几个大字——拆迁通知。是年初开始的,而最顶上的那张就是在昨天刚刚贴上去的。老人把酒瓶子放在桌子上,从那个一尘不染的木桌子上的古老的还有些水的玻璃罐子里倒了些水出来。让他的脑子变得清醒一些。冰凉的带着一些铁锈味的水似乎很起作用。他脸上的红色似乎褪了一些。他把头转向一边,似乎是看见了什么东西,他很突然地伸手拿起酒杯又灌了两口。他的泪水从他的眼角流下,很轻很轻的啜泣,在这幢仅剩下他的楼中显得十分诡异与恐怖。但是他似乎并不害怕,他从那个没有关上的抽屉的小角落里拿出一把生锈的很严重的刀,但是刀柄却很新,看上去他经常拿起。他比了比刀子,朝着自己的手腕扎下,但是当刀马上要接触到的时候,他停住了,他颤抖着看他枯槁的手腕,上面有几道几乎无法看见的小伤疤。也许是下不了手吧,他又将刀放回了原来的位置。 他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他开始嚎啕大哭,就像是个小孩子一样,似乎是厌倦了什么,他豆大的眼泪从眼角拼命地流下,滴在冰冷的瓷砖地板上,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大概是他的哭声太大了吧。慢慢的,夏日的冷风吹拂老人的稀疏的头发,但是老人似乎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让时间慢慢的流逝,流向无尽的远方。

                                                                     (贰)

老人是在那天更晚些时候去世的,那是拆迁办的人第二天上门最后一次催促的时候发现的,他坐在瓷砖地板上面,对面的两张遗照。他们把他送去医院,是酒精中毒死的,大概是那天的酒太烈了吧,他没有能撑住,也许是太伤心了,喝得太猛了。医院里的人并没有用他们那先进的仪器把他救活,甚至连他的姓名都没有查出来,但是在他的房子里发现了一些很模糊的文件,他的妻子和女儿都在一次无人驾驶车相撞的事故中遇难,而那都是大数据计算的失误,而这次失误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但是也许就是这次,是他对于任何大数据都十分排斥的原因吧。但是谁又会记得呢?那个事件都已经对于现在那些坐在舒适的无人驾驶汽车中,用着十分便利的大数据网络的人们淡忘,也不会再任何的人的脑海中记起,也许只会在这个可怜的老头子的梦中还会出现。但是他已经进入一个永远醒不来的长久的梦境之中去了。

那个杂货铺也在不久之后的胡同整修中被拆除,在那块地皮上面又建起了一幢新楼,那是幢很漂亮的楼。而那个老人的楼也变成了一个大数据公司的办公楼,不久就会变成一个科技中心。

而当那些养老院的老人们再过十几年全部去世,再也不会有人记起那些往事,那些往事就好像尘埃一样,再也无法飘入那用虚拟技术所织成的网中。不会有人记得,权当它是个梦吧……



【写手】

                   (叁)

“我今天找来你们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站在会议室最前面的老板说道。这让坐在一个角落里的年轻人突然打了个哆嗦,他看见每个对着笔记本屏幕的人都一脸阴沉。他停下手中转着的复古铅笔,看着老板似乎十分不耐烦。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现在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些什么垃圾,一个个自称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精英,写出来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这种东西现在有人看吗?你看看我们的业绩,一直在往下降,你看看别的公司,他们的业绩怎么就跟我们刚好相反呢。你们这些人,看看别的八卦的什么杂七杂八的文章都比你们卖座。”老板怒气冲冲地对着他面前阴沉的一帮写手们。

“我跟你们说,你们在没有把我想要的文章给我写出来,你们就等着被裁员吧。”老板最后说了句狠话,让在座的每一位都有些慌张,但是马上又恢复了之前那副阴沉的表情。

“散会!”老板说道,“那个你,留一下。”那个年轻人被老板叫住了,其他人都从会议室门口鱼贯而出。

“你坐过来。”老板说道,他的语气似乎已经没有那么严肃了。

“怎么了?”年轻人问道。

“我看了你的文章,很新颖,很先锋,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不需要这些东西,不需要这些太过于深沉的东西,人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娱乐加上一点点的心灵的慰藉。”老板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回去再想想,你如果写得好,我提拔你当副总监。”年轻人点点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微的扬了扬嘴角,礼仪一般的笑了笑。

年轻人没有在公司呆多久,也没有人问起他为什么被老板留下。他独自走出那幢在市中心都很显眼的写字楼,“什么时候回来?”他打开手机,发现女友发短消息过来。他回了个“十几分钟”,他抬头看天,没有月亮,只有霓虹灯下的酒池肉林。他便想也不想地一头扎进无尽的人群之中。他好像是在大海里飘荡的小帆船,毫无目的地在这个无尽的水世界里流荡着,边上的人并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帮助,他们甚至连自己都救不了,何况是别人。

地铁上,他戴着耳机听着摇滚乐,好像是后海大鲨鱼的歌,那个乐队大概已经是个古老的乐队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得知的,他倒是非常喜欢,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不管自己是否被人群挤得有些喘不上起来。

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个小小的玻璃珠漫无目的地在鞋的森林中不断徘徊着,它很纯粹,没有任何颜色,透明的,闪烁着纯粹的光。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拼了命地在人群中蹲下,把那个玻璃球捡起,玻璃珠还是温热的,看起来是刚刚被人攥在手心中的。

“妈妈我的玻璃球不见了!”在很远的地方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年轻人摘掉耳机仔细聆听。

“别找了,妈妈下次再给你买。”一位母亲温柔的声音传出。

“不要,我就要那一颗。”孩子看起来十分珍重那一颗玻璃珠。但是刚好地铁门开了,那位妈妈也抱起孩子,随着人群向着门走去,年轻人看见那个孩子的眼神,是多么的失望,多么的纯净,有是多么的无助。但是一瞬间便消失在人群之中。年轻人试图追赶那位母亲,但是进门的人流又把他死死地推进车厢。他的手中紧紧攥着那颗朴实无华的玻璃球。

 

                                                                    (肆)

“我回来了。”年轻人在门口说道,他换上拖鞋,女朋友已经做好饭在等他了,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年轻人也不想打破这样的气氛,只好把自己先伪装起来。他扬起嘴角。他走到女友身边,轻轻吻了她的额头,便坐在女友的对面开始吃饭,在饭桌上他们两个无话不聊,但是唯独不提不高兴的事情。

饭桌上的菜很平淡,虽然年轻人喜欢这样,但是今天似乎并不让他很喜欢,但是他还是拼命的表现出喜爱,不让女友失望。

“我要升职了。”年轻人突然来了一句。女友楞了一下,笑道:“那好啊,那我们就可以换个更大的房子,还有我们可以养一只猫咪,我可喜欢了。”她笑起来很好看,很迷人,年轻人也淡淡的笑了笑。他示意她继续吃。女友还在高兴地自言自语。他说了句:“写东西去了。”便走到自己的小工作室里面,很小,只能放得下一张电脑桌,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没有几本书,而且都积满了灰尘,现在谁还回去用那些纸质的书。但是年轻人的电脑桌边上还贴着一张海报,是很早以前的一张摇滚乐队的海报,年轻人从小收藏着,除了他已经没有人能认出来上面的人了,只能看出他们分别拿着些乐器,对了,年轻人还有一把很久没有用过的吉他,摆在储物间里,他突然想起来,想去试一试手,是不是已经忘却了。

但是现实又把他从念想中拉回,他的座位另一边的墙上贴着一首诗,那是济慈的《秋颂》,是他刚毕业在租到这间屋子的时候贴的,大概有两三年了吧。他甚至已经把它背下来了。“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

他甩了甩头,想让自己清醒过来,在电脑前坐下,开始写作,但是那些令人作呕的词汇似乎让他没了兴趣,但是女友的笑声一直回荡在他的耳边,他试图去将注意力集中,去写好那篇文章,但是他慢慢的,迷迷糊糊的似梦似幻地发现自己似乎突然出现在一个很空旷的地方,周围没有任何声音,没有数据传输发出的“嗡嗡”的响声,没有人群的吵闹,没有车辆的轰鸣声,没有霓虹灯的刺眼,只有他,一张长脚凳,一把吉他,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突兀感。他拿起吉他,慢慢拨动琴弦,享受着与世无争的也许是短暂时间。他没有力气去思考,只是拨动着琴弦,让木吉他飘出优美的旋律。

“”,一声把年轻人无情的拉回现实,他有些急躁,有些生气,他手一伸把那张贴了很久的诗撕下,用力的攒在手中,墙上只剩下一些的碎片,他想站起来,突然脚下一阵刺痛,他把脚抬起来,是那颗玻璃珠,哦不,是破碎的玻璃珠,上面还沾着他的鲜血,鲜红色,透明的玻璃碎片在鲜血的印染下显得很诡异,闪着红色的光,照射在年轻人的瞳孔上,却显得毫无违和感……


 

【剪纸艺术家】

                                                                          (伍)

        “今天我们生涯规划课来探讨一个问题,关于同学们今后的职业倾向。我相信自从进入高中以来,同学们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些倾向了。”就职于一所普通高中的生涯规划课老师林老师有些紧张地说道。但是可以看出她准备的很充分。

        她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下面她一无所知的向另外一个老师“借”来的别的班级的学生们,以及坐在就后面的十几位从市里来的调研的老师们,她后背开始微微出汗,大概是太紧张的缘故吧。

       “好,我们先看PPT。”林老师把早已精心准备过的PPT打开,并开始很认真地讲解PPT上的东西。台下的同学们看上去对此很感兴趣,毕竟不是那些什么只有些数字的信息课或者是物理课,坐在最后面的老师们也在自己的触屏电脑上写写划划。

       课上得十分顺利,已经接近尾声,林老师最后再请同学们站起来交流自己的职业倾向,前几个同学要不是相当现在很热门的大数据管理员,程序工程师,主播,要么就是一直很

完,边上的同学便开始发出嗤嗤的笑声,而坐在后面的老师也有几个极力掩饰自己微微上扬的嘴角。

        “这……”林老师突然就语塞了,“这个职我才真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同学确定你想当这个吗?”

        男孩倒是坚定地点点头。

       “我看你就是个那种摆摊的。”一个同学起哄道。随即场面就不在林老师的控制之中了。许多同学开始跟嘴。但也有好心的同学帮男孩说话驳斥那些嘲笑他的人。最终这场闹剧在铃声响起之后变成了一场灾难,好在班主任来得及时,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而林老师的课也在这场闹剧之后被调研老师记下,最后成为她没有评上中级教师的资格的一个原因。

        男孩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喜欢独自待在一个小角落里,如果不是今天老师叫起他,他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有课需要上。剪刀和纸是他最好的伙伴,它们不会说话,只会按照男孩的手而改变。

        他对于那些学科并不感冒,他很聪明,但是并没有花在学习上面,但是每次考试倒是中规中矩,所以老师也没有说他什么,只是经常对男孩的家长说:“你们家孩子要是能把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面,他将来一定是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是男孩依旧我行我素。他的父母只是一家区块链公司的打扫卫生的。他们只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将来有口饭吃,娶个老婆,安安心心的在这个城市里过日子。

       “我们家孩子又怎么了?”男孩的母亲在上完生涯规划课的那天晚些时候被叫到学校里来。

       “额……林老师您跟他说吧。您孩子在林老师的课上闹了些不愉快。”班主任把林老师介绍给他,因为生涯规划是给高二、高三上的,所以男孩的母亲并不认识林老师。

       “对不起林老师,我回去一定教训那孩子。”男孩的母亲小声说道。

      “这倒不是特别重要,您孩子的职业愿望似乎很不一样。”林老师有些生气地说道。

      “您什么意思?”母亲问道。

      “他想当一个剪纸的!这是个什么职业,我看这样他可能会饿死!”林老师用自己的拳头重重敲了一下桌子,班主任的桌子似乎承受不住林老师那一拳,开始微微摇晃。

      “这……”男孩的母亲有些语塞,虽然她知道男孩很喜欢纸和剪刀,这是遗传男孩祖父的,男孩的祖父也是个手很灵巧的人,他的祖父就是干些手艺活的,而祖父也在男孩还小的时候经常教男孩一些小手艺。

      “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没有人会再为这些什么小手艺买单了,现在是个大数据时代,你们孩子就是在被潮流而行,您看看现在的人的艺术,哪里还像是几十年前那样。”林老师有些急躁地说道。

      “那……我该怎么跟我儿子说啊?”男孩的母亲顿时有些蒙了。

      “你一定要阻止你孩子这样下去了,好好上课,考个好大学,去个大公司,这样‘又有钱,又不会被人看不起’!”林老师在最后提高了嗓音。

                                                                         (陆)

      “儿子,你过来一下。”男孩的母亲回家后看见男孩正在自己的书桌台上认真的剪着纸。剪刀在他的手上似乎就是一只灵巧的蛇,穿行在彩色的纸之间,没有任何的停顿,一气呵成。

      男孩听见母亲在叫自己便放下手中的剪刀,走到小小的客厅里,母亲示意男孩坐下,男孩坐在一张木头的小板凳上,那个小板凳是男孩的祖父做的。

     “你今天上课是不是有惹老师生气了?”男孩的母亲问道。

     “我……”男孩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眼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流下。母亲看着有些心疼,她拉过男孩。 “那把剪刀是你小时候抓周的时候你拿着的。你爷爷他看见可高兴了,说你一定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母亲有柔软的声音说道,“你爷爷在你小学的时候就跟我说,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别的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你在用剪刀剪着纸。”男孩听着听着哭声变成抽噎的声音。

     “你真的喜欢剪纸吗?”母亲突然严肃地问道。男孩从母亲的怀里站起,男孩很高,已经比她高出一大截了。他也用力地点点头。

     “那就继续努力,不要放弃,你爷爷正看着你呢!”母亲说道。

      男孩终于停止了抽噎,他嘴角开始上扬。

     “快点写会作业,你爸也快回来了。”母亲拍拍男孩。男孩点点头走进房间。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一张灰白的照片,上面有一个的老人,男孩很像他。而在那上面,老人正笑得很开心……

                                                                  (柒)

“最后一个问题,请问李市长,您觉得这项工程是否真正对人们有益。”一个外国人用着蹩脚的中文问道。

李市长迟疑了。

“那,肯定是当然的了。”副市长抢着说道。

 

“您真觉得那是好的吗?”李市长在会议之后站在凉爽的天台上对着副市长问道。

“那肯定是的,严复老先生不是说过:‘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嘛。您不用这么忧心忡忡,到底是好还是坏,让后人去评判吧。”副市长看着黑夜的都市说道。

“但愿是好的吧。”李市长望着远方说道,“希望明天的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作者姓名:许景阳

学校: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

年级:高二

班级:1班

指导老师:祝盈盈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9-09-01

结束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