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四题】河尊(陈承奕)
河尊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中学 陈承奕
易水河畔,秦国大军压境,千万面浑厚有力的黑旗在河畔飘扬,乌云在天上堆得越来越厚,随之下起了磅礴大雨。大雨之中,那被水浸透的秦军旗才停止了它那招摇傲慢的姿态。
乌云之下,易水之上,大雨之中,洁白的长须在风中舞动,我双手扣于后背,凝视着河畔万千秦军,我在水中站定,抬头望着厚重的乌云,看着雨水落下,心中默念:荆轲?嬴政?荆轲,嬴政……
“你,当真要去?”“我不得不去!”“为什么?”“……”
燕宫外,雨声渐响,风呜呜地吹着。荆轲不语,用手不住地摇晃着银酒杯,注视着眼前盘中那早已冰凉的小菜。
“为什么非要你去不可?而你为何非杀嬴政那小儿?”高渐离问。“就凭太子对我有恩我就要去杀他。”荆轲喝尽杯中酒,说:“就凭他残害天下百姓我定要杀他!替天行道!”
一声惊雷打破天际,一阵风撞开了窗户,吹灭了蜡烛。黑暗之中燕太子给荆轲的匕首反射着昏暗的光。高渐离低语:“错!这不是答案!燕王对我也同样有恩,可去的人是你……要说秦王残害百姓,现在的哪个王不是这样呢?你可还记得那个因为你‘只爱其手’而被砍下双手的那个宫女吧……”“……”“你可曾想过,你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吗?无论成败与否我都将失去一位朋友!”“我……我定能杀了他!你……你大可不必为我担心!”“作为朋友,作为兄弟这一次,我不能让你去!”
说罢,高渐离伸手去夺匕首,当他的手按住刀把的一瞬间,荆轲抓住了他的手腕。“现在走还来得及,不能白白去送命啊!你和嬴政又有什么仇呢?”“是啊!我为什么要送死呢?”高渐离紧握匕首,说:“轲兄,你想通了?”
荆轲点了点头,说:“和秦王有仇的是太子殿下,但我既然是太子殿下的臣子,那么秦王也是我的仇人!”与此同时,荆轲往后一扯,想夺过匕首。“不可!”高渐离大喊:“我不想你再死了!我已没有多少朋友了!特别是像你一样的!”高渐离使上全力,用力挣扎着。
“刺啦”一声高渐离的衣袖被扯断,匕首也被夺去,高渐离向后退开几步,倒在地上。荆轲站着,紧握匕首。大雨哗哗下着,两人耳中除了雨声也只有剧烈的心跳声了。
“哗哗……”
高渐离站起身,端起了酒壶,一饮而尽。
若是刺杀成功,各国又将混战争夺秦土;若是刺杀失败,则意味着秦将一统天下!我心想,这个世界的命运都系在了这二人身上——是秦一统江山,还是继续混战,生灵涂炭?
我一挥衣袖,大雨渐渐小了下来,他闭上眼,那一幕场景又一次浮现了出来——
图穷匕现,荆轲扯住秦王衣袖,向前刺去……衣袖突然间断了,荆轲一击未中……荆轲倒于血泊之中,秦王惊魂未定……
我思索着,若是自己告诉荆轲不抓衣袖而抓手腕,那么这秦王是不得不死了!
易水畔,小雨稀稀,集聚了许多前来送别的人。面对缟素的众人,荆轲只是略微一笑,跨上马,向易水走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河岸边传来歌声,但荆轲却已走远。风里、雨里,荆轲默默地注视着匕首。
“荆轲!”我在路旁叫停了他。“老先生,有什么事吗?”“我想告诉你……”我停了一下,看了看远方的易水,说:“前面路不平,还请少侠小心。”
或许他们的命本该如此,帮助他只会违背天命,让这成为焦土,生灵涂炭,我虽为河尊,但总也左右不了千万人的生命吧!
【点评】
本文讲述了易水送别的故事。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上帝视角:河尊,为本文增添了魔幻色彩和悲剧意义。作者文学功底深厚,还具有很高的历史素养。
(指导老师: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