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三题】记忆陶片(连梓佑)
记忆陶片
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二文(A1)班 连梓佑
我徐徐睁开眼睛,四下冰冷的蓝光隐隐闪烁。正前方,冰晶结块的玻璃上弥漫着白气,幽灵般游走。
我欲动弹,自己的脚却猛地撞向玻璃门,那撞击声却若被吸进去一般消逝了。这时,头上的微弱电流震得我身子一抖。我一抬眼,便见着赫然大字:健全,已苏醒。
这时,紧挨着我身子的玻璃门徐徐打开,门前却探出两个方型机器人的脑袋,又探出两只机械臂。那机械臂三两下愈合了我大腿上的伤口。我缓缓站了起来。
为何我会处在这里?在隐约记忆中,我可是身陷战火中的人呀!
我朝四周张望,发现人们都被装在一个个小型舱门中,而那几个呆头呆脑的机器人,却在舱门边上游走、等待。
乍然,我身旁一个舱门的按钮亮起,舱门正中央出现一排字:缺少一条腿,反应迟缓,已苏醒。
机器人缜密思考片刻,摆摆头,将一只机械臂按在了舱门上。“嗞嗞——”电流的声响骤然冲击我的耳膜。而那舱门内伙伴的面容忽然被白雾笼罩,那下巴、面颊的轮廓渐渐模糊。不久,那位伙伴化为白雾,消失不见了。
我的身体颤抖得厉害,瞪着眼,盯着那机器人。它却用那一成不变的语调,淡淡道了句:“处理完毕。”它就转向下一个舱门。我欲冲向它,却退缩了。雾化也只有机器人想得出来!消灭一个人最直接最干脆的方式,就是杀了他,杀人,尸体仍在,坟墓仍在,仍有人悼念有人拜祭;而雾化,倒是最残忍的方法,让他从来不曾来过世间,来过地球,肉体如灵魂般,烟消云散。
被“选择”的人们,排成了一个队列。而机器人将手一指,就变出荧屏:因为存储数据空间不足,我们想出用陶片存储数据的方法。而现在,陶片存储空间也将不足。其中,机器人的数据占六成,而人类数据占四成。若再不摧毁部分陶片,则世界再无存储空间。
用陶片存储数据记忆?我一惊,望望同伴们,他们都张着嘴,却迟迟发不出惊叹。
而那几个机器人踌躇片刻,便朝我们下达命令:摧毁人类陶片。
所有的人都不会情愿,但我们何尝不恐惧自己会化作一团白雾、永远地消失呢?
我们被分配到一个个隐蔽的地库中。地库里,那黏土的气味扑鼻而来。地库暗而发黑,唯有少许数据,在墙壁上发出淡黄的光。地库的地面上布满了陶片,这像是穿山甲身上长满鳞片一般,每一块陶片,哪怕只有婴儿巴掌大,却也是完好无损的。
我们一到那儿,许多人便陷入忙碌之中。每一张面孔上,都是闪耀着严肃的光,他们都面无表情。而他们的头上,“执行任务”这红字极其醒目。
而我却悄无声息地躲到地库最狭窄的角落,偷偷地捧起一块小陶片。我用颤颤的食指触碰陶片上凹进去的小坑。当我的食指上的肉陷进去的那一刻,陶片上出现微弱的白光。刹那间,这块陶片上所有的数据一股脑儿朝我倾倒。旧时熟读的古文悄然出现。曾经,我是那么厌倦那密密麻麻的黑体字呀;而现在,我却只能睁着眼,用锤子朝它一击。“咔——”它的脸上那一道道的疤痕延展开来,它就变得支离破碎。
随后,我又发现,每块陶片都储存着不同的记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一条条河的生命印迹,一项项伟大而杰出的发明……而我每敲击陶片的一瞬间,心就跟着一颤,这令我不由得闭上双眼。
而我永远忘不掉那一块陶片。当我打开它的记忆时,它却如泣如诉。“人们陷入永无止息的战争中,自相残杀,而曾被人控制的机器人却利用这个机会,牢牢地控制、利用人类……”
“在大数据爆炸时代,人类制造了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计算机技术,制造了大量的量子陶片,将人类最珍贵的文明、最宝贵的记忆储存在量子陶片中……”
一颗水珠,静静滑下,无声地拥抱这块泛黄的陶片上。我的全身都在发抖,但我的手却牢牢抓住它。
“咔——”一只锤子从空中跃起,猛然跳到这块陶片上。我来不及反应,却见它四分五裂。手中,只是紧紧攥着零星的碎片。
我一直以为,雾化一个人,让他肉体消亡是最残忍的,但是我错了,大错特错,抹去记忆,抹去人类曾发生的故事,抹去人类曾经的幸福片段,抹去人类悠久而绵延的历史,这才是残忍至极的行为,消除记忆,消除历史,消除文明,才是消灭人类最彻底的方式与手段。我一直以为,我们造了机器人,给了机器人生命,机器人会感恩,会相容共处,可是,机器人报恩的方式太绝情了,太极端了,甚至不容许人类有任何一丁点翻身的机会。
泪眼盈盈中,闪现出同伴那冷峻的面庞。我没有呵斥,默默垂下了手,最后两块碎片倒落到地上。我不知道,我们已失去的灵魂是否还会复活,还会归来……
(指导老师: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