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到晋朝
我想回到晋朝
乐清外国语学校 九(冲)班 罗淅炜
指导老师:岳倩倩 13587460793
长江以东,日出时雾锁杨柳,水烟朦胧,马蹄声踏不碎这里的汴梁梦,“晋室中兴”的梦。那时,人们唤这里中晋,唤这里江左,史称——东晋。
觥筹交错,入目的烛火令人眩晕,眼前光斑跳跃,烛台倾倒,有硫磺燃烧的味道,想起来了,这个叫寒食散。
耳边清谈声中,没有任何治国之理,昏昏沉沉之中,已是旭日东升,众人皆醉,可尚有人醒?
“你也觉得这清谈无趣?”一位身着袍衫的青年问我,“不过也是当真无聊才来这清谈的。”
“对了,在下谢安。”他笑道。
那年,前秦军队南下,势如破竹,扬州的柳絮飞扬,一派安静祥和。淡烟衰草中,人们忘了北方的土地,忘了曾经的河山。
饱蘸浓墨的毛笔滚落在竹纸上,一旁的笔架倾斜,几根笔摇摇欲坠。
“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这个仗必须要打。”我对谢安说,“不仅要打,还要打个胜仗!”
晋虽是大国,军队人数却有些可怜。“正面冲突肯定会吃亏的。”我突然想起了该怎么打这仗,“发挥主观能动性……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游击战。
借着这长江天险,战!借着前秦军队休整,战!“打得过打,打不过跑,跑到敌人找不到了就继续打!”我回想起那天用来激励军队的话,真是……话糙理不糙。
前秦到底是刚刚建立,根基尚不是很稳固,其中几部民族见势不妙,竟也是有了投靠之意。他们说晋朝是大国,应该有宽广的胸襟,于是多出来了几个藩国,每年按时进贡。
次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晋人的双手,再一次触碰到了黄河的泥沙,松软又细腻。
前秦灭后,晋朝又恢复到了它的安逸享乐,建康城仍旧不改它的纸醉金迷。谢安与我尝试去改革,但收效甚微,这个朝代的体制已经固化了,想要改变,似乎只能打散重来,谢安回到了他的东山,继续教育谢家的子弟。
藩国的势力渐渐壮大,晋人却视若无睹,他们打心里轻视这这些国家,本应该是山雨欲来的城中,粉饰这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梦。
果不其然,多个小藩国连续被吞并,形式急转而下,晋朝岌岌可危。晋人没有紧张多久,游牧民族的马蹄已经敲开了黄河的大门,草原文明再一次踏上了农耕文明柔软的土地,并深深地陷在里面。一天,谢府挂上了白绫,纸钱纷纷扬扬,莫名的,我想起了有个人曾经向我夸耀的那位咏絮之才。最终,我还是没有走进那挂满白绢的府门,只是折了一支柳。
前戏的军队拼死抵抗,后方的皇族士人推杯换盏,割地,割地,又是割地,夺回的土地再次转让敌手,上位者却无视了城中百姓的惶恐,用这种方式维持他们的日渐式微的太平盛世。
又一年,晋中一片混乱,各地拥有兵权之人蠢蠢欲动,有些还在观望,有些已经大刀阔斧的落实下来了。这其中,有一个人叫刘裕。
期年,晋亡,刘宋立,南北分政,重新划分国界,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南北朝,我有些恍惚的回顾了这个殊途同归的历史发展方式,如同大梦一场。
我知道,没有人可以扭转历史的不可抗力,兜兜转转后,只有扬州的柳絮开落,因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