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我想回到宋朝+方哲萱
我想回到宋朝
我被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吸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宋的盛世久负盛名,奢靡的香纱笼罩街道楼宇。生活的滋味在这个朝代里散发醉人的苔香,林立的店铺小街充斥百姓的幸福愿望。餐饮业和娱乐业也有“十里长街”的盛景:潘楼南街、马行北街、茶汤巷,鬼市子里布衣罗锦,瓦舍勾栏随处可见,杂剧、滑稽戏、傀儡戏、诸宫调……同时,炒、爆、蒸、煮、炖等技术已经实现,“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各色美食勾人味蕾。要是有回去的机会,我怎么有放过的道理?
我要到徐州城寻苏东坡。我若还得一女儿身,定要与他义结兄妹。别误会!我不是要去吟那句“清风扶细柳,淡月梳梅花”,而是看中苏东坡从容优雅的“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熟”的烹调态度。他做得一手好菜,有东坡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要是想发展餐营业,选他作为合作伙伴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民生口碑、烹饪信誉,我的经商头脑、营销手段,或许名冠东京不是问题。为了保障餐饮业的正常行政,也为了巩固东坡兄对我的信任,避免部分人口诛笔伐,我将会定期邀请权势官员们来坐坐,不卑不亢却也显出我本分商旅的心。待生意稍有了根基,还可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来宣扬饮食文化,引文豪大家来吟诗赋词,或许百年后教科书上会赞誉我们的“市场改革”思想,“宋代才女名列”中还可能会多出我的名字。
宋朝的洗浴业也亟待我的“拯救”。澡堂子在宋朝时就已经在百姓中流行开了。苏轼在扬州做太守时就经常会被百姓偶遇。他有一首《如梦令》极富雅趣: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百姓对自身生活品质的需求可以刺激生产力的提升,洗浴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将投身皂的生产和普及。宋朝的口碱的主要成分是苏打,再以溪边的天然岩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作为原料加上现成的湿法炼铜技术,制出石灰水,可以与油脂提炼出皂。再加以调整,这大概是个可行的办法。这样的产品肯定能叩开贵族市场的大门。转销“刷牙子”、“牙粉”也将会是我的业务之一。
如果餐饮业能在宋朝掀起风潮的话,宋朝的美人们都会丰腴一些吧。可宋朝明明是以纤柔病态为女性美的主流呀!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一审美,以柔弱病美人为美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歧视。我想要劝说她们以新姿态面对这个社会,办一个指导有氧运动的课堂,让她们容光焕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我还将聘请李清照那些才女们当老师,尝试改变大部分女性的卑谦,培养她们的自我意识。我幻想着,幻想着一位有一位诗书满腹、独立贤淑的女子从我的学堂里走出……
以一个当代人的知识和思想回到宋朝要做到这些并不难,我们可以做的甚至更多,但却难以避免落入俗套。宋朝子民中有部分人有超前的眼光和坚定的立场。我企图用他们的思想阻止盛世幻灭。但我不禁开始思考,当我不为任何经济利益支持王安石变法,我又是以何种身份呢?当我用双脚丈量大宋的土地,与大宋的百姓共同呼吸,我又究竟是谁?我是劳役累累的农民还是狡猾懦弱的中产阶级?在这个时间维度里,我拥有的这具血肉之躯又怎么不会为这段遗憾的历史产生血液的共鸣?毋庸置疑,为新法辩护知识分子和被新法保护的农民中不缺乏像王安石一样的身影。可是没有新法的庇佑,要重文抑武的朝廷以素质低下的军队抵挡靖康之耻的到来如同螳臂当车。北宋并不如表面繁华,她如同一颗易碎的琉璃梦,光华耀眼却没有受到足够的珍视与保护,以至于死在诗人多愁的一百年里。你若心怀天下而生在此时,则你的心流离失所五十年。人人都如汹涌波浪上的一片秋叶,拉起手来想要抚平浪潮,他们颠沛流离,他们沉入海底。大宋子民的血液张力让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追求那无限可能的希望,他们对宋朝的爱永不被浪潮裹挟。
在无边的幻想中,我掀开历史的厚重的帘,窥见不可名状的神秘,也窥见芸芸众生中自己不加雕饰的模样。我置信我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宋朝,我心中的宋朝。我竟不察觉她也渐渐改变我,用脉脉温情改变我血液的温度。而今,我想要回到宋朝,奋不顾身地回到宋朝。
方哲萱 德清华盛达外语学校 初三 171班
指导老师: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