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太白
浙江东阳二中110班李婧婧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月色茫茫,黑夜中敲开那扇木门,一白衣男子随着门的打开出现在眼前:
“这位公子这么晚了有何事?”
“独自出游却不料寻不到客栈,途径此地劳烦公子给个能休息一晚之地。”
“请进吧。”
一间房。一张床。一扇窗。一张桌。桌上一壶酒、一把剑,房中再无其他物品。男子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前散落的月光中,似是一帧静止的画面。
“公子又为何独自一人住在这扬州之地?”
一阵寂静过后,一声叹气犹如蒲公英搬飘落在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我非常顺口的就念了出来,却未料到身旁男子猛一转身,惊奇地问道:“这位公子,难道你也对赋诗感兴趣?而且你为何知道我下一句将要作何?”“哈……哈,我只是觉得这一句可能正好可以表达公子现在的心境吧……”说实话,我之前从未有过作诗的经历,但听到这首诗时,脑海中就立马蹦出来这样一句,就好像我已背了千百遍般。他激动地倒出酒道:“这位公子!知音啊!你怎知太白我心中所想啊!”一番洽谈之后,他盛情地邀请我一同与他游历山水,我欣然地答应了。
多日相处下来知他姓李,字太白,我称他为白兄。我从未见过像他如此这般才华横溢之人。听说白兄出生那天他母亲正好梦见长庚星起,之后便诞下了他。他还曾与我谈到小时自己梦见笔头生花,此后便经常在平日中涌出创作灵感。闲散时,他还教我舞剑,可我是玩玩比不上他的。每次看他挥舞那柄长剑时,我总能看得入迷。仿佛他往那儿一站,便是一个自带仙气的仙人。我惊叹道他的不凡,他身上所具有的那层神秘色彩与气质中的超凡脱俗让我对他更为的好奇与敬佩。
一日,他早早出门,回来时与我说今日去面见了圣上,我颇为惊讶,就这样毫无打扮地就去见了皇帝?后来听街坊领居说皇上召见他,与他谈论时局国政,他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竟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我自然为他感到高兴,周围却有人劝我说李白这人太过没规矩,与他亲近必然日后会被他所连累,还是远离他点的好。我思虑良久,最后未把这段话放在心上。
白兄回乡后便与我一同云游四方,路过县衙门时我习以为常地下马,白兄却依旧拿着酒瓶骑着驴大摇大摆地走过县衙门。心想“糟糕,被县令发现抓起来怎么办?”但太迟了,有一县令出来喊道:“你是何人,这般无礼?”说着边要让官吏将他拉下马,我赶紧上前解释道歉。白兄却醉醺醺地说:“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县令一听连忙哈腰道歉,白兄喝着酒扬长而去。而我却只有在他后面瞪大眼睛吃惊的份。
某日白兄提出去看望贺知章先生,于是我随他南下会稽,千里寻访故人,却不料半路听到贺先生已然病故的消息,他悲痛欲绝,掉船返回,吟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白兄怔怔地看着这如故人般一去不复返的江水,用幽幽的声音念着这首思念友人的诗,我似能看到两人金龟换酒的场景,不禁被两人的友谊所打动。
一夜,白兄邀我一同前去乘酒赏月,粼粼水光似是散落星辰,重星辰中浮着一轮明月。酒杯在湖面上任意东西。白兄大醉,用酒在我手上写下“太白”二字,我劝他道:“别喝太过啦。”他却不以为然,大喊:“今朝有酒今朝醉!”视线朦胧起来,眼前月不知是天上月亦或是水中月。白兄探身去捞,顷刻,破碎的月随波而去,白兄也向前倒去,待我反应过来正欲救他时,却不料自己也掉入水中……
眼前一片漆黑,头发感觉湿了,耳边渐渐传来声音。语文老师的声音?我抬头,发现自己不在船上,身边也不是白兄。头发湿了也是因为出了汗的缘故。怎么回事……我呆呆的怔在那里。
“醒了?那就你来讲一下这题吧。如果可以你愿不愿意和李白做朋友?”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之前某人劝我时说的那句话,但又被某些场景所代替,白兄专注赋诗的场景、不惧权贵潇洒骑驴经过县令的情景、思念老友,千里寻访故人的场景等等等等。就好想一切都在我眼前发生过一样。又想到当今社会人人都带着一副假面,前倨后恭,真心朋友又该何处去寻?而李白却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但有像李白这样一位朋友又有何不妥呢?会连累我又何妨?
我站起来,坚定地说到:“我愿意。我们,本就是老友。”
老师用书去敲了一下我的头说道:“看来还没睡醒!”
全班哄堂大笑,我尴尬地推推眼镜,发现手上隐隐约约有二字:
“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