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第1题] 我想回到宋朝 李思齐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史料浩瀚如烟,我一个初中生了解的内容不及其冰山一角。但是总听有人对宋朝扼腕叹息,于是,我带着好奇翻阅了宋朝的相关史料,心中却迸发出了一个念头---------我想回到宋朝。
我想回到宋朝并非是因为那时琳琅满目的美食,因为我觉得现在的美食够多;也并非崇拜李、朱、张、吴四大才女,因为我觉得她们的命运太惨。我想回到宋朝只是想试试有没有办法让宋朝延续的久一些。
有个叫陈寅恪的国学大师曾经发出感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根据我所了解的史料,宋朝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文化都是异常的繁荣。其繁荣从《清明上河图》绘制的繁华景象就可见一斑。北宋时期在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科技领域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就是这样富庶先进的王朝,却以十分悲惨的方式结尾,的确让人有始料未及之感,反观其演进过程,不仅令人惋惜。
我如果回到宋朝,发展科技,我不专业,发展经济,我是外行,至于文化,更不敢在那么多大文豪面前班门弄斧。那我唯一仰仗的就是了解的历史知识,进而对历史趋势的把握。
我想回到宋朝,告知赵氏皇帝“重文抑武”的弊端。虽然鉴于“藩镇割据”的教训和避免“黄袍加身”的重演,但是过犹不及。文人带兵,毕竟隔行如隔山,应当适当宣传兵哥哥是最可爱的人。推行义务兵役制,全民接受军事训练,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我想回到宋朝,告知赵氏皇帝“土地兼并”的严重。虽然需要地主贵族的支持和有“两税制”的依据。但是“不抑兼并”长此以往,普通百姓身无长物,必然没有家国的情怀,为了生活,很容易离心离德。
我想回到宋朝……
所以,如果我能回到宋朝,将我所知都告诉宋朝的皇帝,防止“靖康之耻”,更无“崖山海战”,华夏文化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李煜的哀思惆怅换来宋太宗赵光义的嘲笑和羞辱。殊不知,几十年后,赵氏徽钦二帝也遭灭国之祸,所受屈辱与李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想回到宋朝,然而只是“想”而已。历史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历史没有假设。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说过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我又不想回到宋朝,我只想活在当下。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创立的新中国,更加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我要努力学习,将我的知识和智慧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
李思齐
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802班
指导老师:沈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