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与个人存在
微博莫名其妙关注了乱七八糟的营销号,QQ忽然加了一些不认识的好友和群聊,淘宝账号不知何时多了几个好友?如果你遇到过这些问题,说明你的账号密码不幸中招,已被他人非法窃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个人存在似乎变得卑微。尽管信息带给我们无限便利,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更是刻不容缓。
我们如今生活在21世纪,网络的发达人人知晓,这个新科技时代,打下了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一片蓝天,它不仅便利了人类、更为人类的文明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它有利也有弊,为何如今大人儿童的视力差的人很多,就是因为科技。
据报道: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个盲人,三个低视力患者。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估计会达到5000余万。这个惊人的数据是否让大家也目瞪口呆?我看过一本书,它有一个很实在的名字《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做过什么:隐私在社交时代的死亡》,在如今这个时代,隐私已无处可躲,即使是藏得最深的秘密也一样会有人挖掘出来,罪魁祸首是谁?是科技。看过《爱情公寓》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部被大多数大人们称作“傻子才看的喜剧片”,但不得不说,这部片子里含有太多的哲理,第四部中,吕子乔和一个神秘的女友“小雨淅淅”,他的小姨妈唐悠悠以三分钟的速度获取了这位神秘女友的真名、电话、喜好、家庭背景等等个人隐私翻了个底朝天,罪魁祸首是谁?一样的,还是科技。
这不禁让人心惊胆战,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隐私会在何时被买到何地去,被谁作为倒勾引诱你。但这无法避免,科技就是你永远也抵挡不住脚步的发明,它会永不停留的进步,最后让你的隐私暴露在外,可是你却浑然不知。你可以试试在网上输入你的名字,然后搜索,会弹出一系列的、关于你的隐私,包括微博、QQ、MSN等等,你也许会惊讶,不用说,罪魁祸首又是科技。科技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一天,你会发现,自以为藏得很深地秘密,其实早已被人知晓。
确保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应该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的局面。尤其是平台型企业,由于掌握大量的数据接口,尤其需要担起数据安全的责任。据记者调查发现,某大型搜索企业明码标价,一条个人信息的“进价”约100—150元,甚至有人声称“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马上就会到您那边。”平台型企业如果不履行自身责任,数据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就等于失守。事实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平台型企业如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蓄水池,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利用数据资源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而不能用泄露信息的方式赚黑心钱、违法钱。
数据如水,既要最大限度挖掘其价值,也应筑牢安全的堤坝。建设数字中国,既要发展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也要形成相应的数据安全制度。唯有安全,方可长久,方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