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电影制作
“牛导牛导,一会下个剧情采用311剧本吧!”
“池导池导,311剧本嘛,我看看,这个情节就有一点激进了,我们这部电视剧是给妇女儿童看的,这么激进的情节还是欠妥当的。”
“那么牛导,你觉得采用237剧本呢,这个剧本在上次的试用时妇女儿童很受欢迎。”
“池导你看吧,这个剧本是不是刚刚用过,难免会有些重复的。”
未来的数据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呢?我曾经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看到:剧作家和导演发现所有电视剧的剧本都是由一个个小剧本拼凑而成的,而每一个小剧本呢?则是会有较多的基础剧本为模板构成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剧本都是陈旧的,只是通过无数的排列组拼凑成了一个个崭新的剧本,那么这样,再把一个个的小剧本都编上号码,甚至于直接电脑的一些随机数也能构建出很好的剧本模型。
这是因为经过了仔细的科学研究,所有的剧本都是可以拆成相似的小剧本。就很想活字印刷术和转轮排字盘,挑选出几个字来就可以拼凑出一篇文章。讲完了剧本,开始认为数据世界有些的死板,那些演员们活生生的动作和表情竟然是参照一本完全由电脑编辑出来的“奇美拉”表演的,内心自然会有一些波澜。
剧本将会通过技术制作,电影的拍摄场景也会渐渐地从实景转移到绿幕,只需要在绿幕中将演员的所有情节展现完毕后就可以后期通过及其复杂的电脑制作后呈现出来。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可能十分考验一名合格演员的演技问题,但实际上,未来的电影制作是否真的需要演员这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先从捏歌上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如你把汉字里面所有的拼音,所有的声调全部都到录音棚里录一遍,那么,经过后期的排版和修正,你将会唱出所有的歌声。无独有偶,你也可以去进行人物脸部表情的捏造,在经过授权之后,导演们便可以拥有你脸部的使用权,在电影中你的表情甚至都不用参演,就可以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了。
在未来的数据世界里,这只是隐藏在无限的数据的冰川一角而已,所有的事物都会被标上编号或者代码,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或许就能代表无数的含义。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写出来的剧本是否连贯,是否合理;这样的特效是否真实,会不会穿帮;这样演员的演技是否过硬,是否会令人感到十分尴尬?答案是没有定数的,所有的技术都没有完全成熟,也自然没有一个定数。或许电脑创作出来某个单一的剧本是不连贯不合理的,但是这就如同挖矿一样,总是可以在无限的可能中找到几种合理的,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所有的瑕疵与问题也一定会被修复的。
虽然这个世界会看上去十分的死板,甚至是虚假。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个整体朝向更加精确,更加靠谱的方向发展。因为人对一件事物的评价是会带有很严重的主观性质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不会,机器会把所有人的数据全部都再一次的整合处理,最后给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就如同《疑犯追踪》里说的那样,所有人都有可能是凶手和受害者,只有机器会给最公平的答案。
如果到了未来的某一天,世界真的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者这个样子只是福特口中的“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车”,世界会变得更加的数据和死板,同时也被精确和科技所包围,人与人之间的隐私会变得越来越少。有些人喜欢,而有些人不。但是我们始终无法推动或阻碍历史的巨轮,我们只能顺水推舟,去适应它,适应这个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