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 张陈涛
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基石。而数据,很多时候恰恰关于用户的隐私。这些数据,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外。
暴露用户隐私的案例屡见不鲜,就拿脸书隐私泄露事件来说吧。2018年隐私泄露事件之后,脸书的地位一落千丈,虽然扎克伯格此前有过道歉和解释,但这也难以拯救脸书的股价,在2018年3月17日后的一周,公司股价狂跌30%,市值更是蒸发了750亿美元。根据商业公司的计算,脸书上每个用户每年能为公司带来2.76美元的收入。据财报显示,脸书公司2017年广告收入达到399亿美元,占全部营收的98%。而这些营收的实现,正是依靠收集并分析用户特征,实现有效的广告投放而得到的。脸书因为这件事,损害了公司的名誉,也伤了无数用户的心。其实,我们也要反思:只有脸书会将自己的信息暴露出去吗?而整件事情也是扎克伯格一人造成的吗?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才能保证我们的隐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隐私。
从隐私保护的角度来说,隐私是针对单个用户的概念,公开群体用户的信息不算是隐私泄漏,但是如果能从数据中能准确推测出个体的信息,那么就算是隐私泄漏。举个例子,家住浙江金华的小明在喜欢毒APP上买东西,小明的姓名、购买偏好和居住地址就是隐私。如果毒APP统计了用户的购物偏好并公开部分数据,公开的数据中显示浙江金华的用户更爱买鞋子,这就不算是隐私泄露。如果公开的数据说住在金华的小明爱买鞋,那么这显然就是隐私泄漏了。因此,隐私是自己拥有的,所有人同时拥有的就不能叫隐私了。
至于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首先,不要在网站提交个人信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自己的隐私通常是自己无意中泄露出去的,因此不要轻易在网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如果一定要在网络上保存自己的信息,那么一定要使用一个安全的密码进行保护。其次,定时地清理自己的电脑手机,包括一些浏览的网页,聊天记录等,尽量不要把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等保存在手机中,如果手机丢了是很危险的。最后,发信息或者是微博不要因为访问人数少不会有人注意就写一些自己的隐私信息,一篇文章一旦发布出去,就无法收回来了,文章会被存档、转载、甚至散布到很多你永远都不知道的网站上,而搜索引擎的触角会找到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因此,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希望某些人看到,那么就不要发布它,因为迟早会被别人看到的。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保护隐私的时代。网络很美好,还请把自己的隐私保护好。
张陈涛
浙江省东阳中学
高一(4)班
指导老师:高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