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两道底线不可逾越
清晨,智能床通过和谐的振动将我们自然的唤醒,对我们一晚的睡眠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知了我们的手环做出了合理的运动计划。当我们穿好衣服,走下床榻时,窗帘徐徐拉开,为我们送来了最明媚的阳光和最纯净的空气。发现宠物狗丢了,我们可以通知自己的手环在接收命令后手环立刻将狗的身份特征调出,对丢失过程进行了分析。调用了丢失点周围的监视影像(包括监控手机摄像等一切视频信息)进行筛查,同时调取了周围所有的音频段进行查找,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几个可疑点,再将这几个点附近的实时监控显现出来,在经过我们的查看确认后,最终确定了狗的位置。
万物互联将整个世界通过大量的数据联系在一起,毋庸置疑,这个扎实高效的互联系统,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以最节约的程度调动一切为人提供最精致的服务。但在万物互联时代面前,我们应该明晰自己的底线:生活安全线隐私、心理安全线情感。
伴随万物互联时代而来的最首要的问题就是隐私问题,隐私代表着我们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底线。当数据畅通无阻,也就意味着我们身边的一切物品都能通过传感系统清晰地了解我们身上的一切信息都并经过无线网络公开。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蛛丝马迹,将你暴露。万物互联下数据的无序采集与传输使之毫无隐私可言,这些泛滥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可怕的“资源”,威胁我们自身的安全。
于我看来,在构建万物互联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突破技术层面的障碍,同时也要构建出合理,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体系,完善数据保险系统,将互联的数据划分成多个安全等级,开放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层面的交流,并在不同等级的数据之间加固严密的防火墙,以严守我们的隐私底线。
万物互联对我们的情感扼杀,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又一问题,情感就是我们的心理底线。“山僧不知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在过去一片落叶带给我们的,是对于生命的感悟,抑或是一场心灵的洗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浩荡的江水一同流来的还有高远的秋意与澄明的心灵,这些远比传感器所显示的冷冰冰的秋晴凉来得更鲜明。万物互联用冷冰冰的数据代替了我们心中炙热的情感,将我们心中一点情谊的萌芽掐去,这无疑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摧残,缺少了想象,期待渴望与等候的过程,只有赤裸裸的结局,很难想象我们的社会如何凝聚与发展。
真情将芜胡不归?我们不妨归去来兮。很多事,非触摸不能感受,非经历不能明白,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在赖以生存的现实面前,享受真实的宁静与心灵的安祥,去亲近生活,亲近自然,心怀平和,手捧花香,在纷繁的天地中划出一份自己的情感世界。
蒋方舟说:“在我的认识里,抵制对象应是强权欺凌不公平的待遇和排斥,当我们抵制的是圣诞老人和过于脆弱的自我,那么我选择抵制抵制本身。”同样,抵制时代的发展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我们应去奋力的追求万物互联时代,但同时不可逾越隐私与情感底线。社会应该建立合理的数据管理体系,而我们则应该在享受中留有余地,在心中保留本真的情感。人与万物的互联时代必然会来到,建设一个生态的互联地球,拥抱一个幸福的互联时代,一切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