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I039”的一个下午
她盘腿坐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拿着阅读器出神。屏幕上有一句被做了记号的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想,“思故乡”该是一种怎样微妙而有温度的情感啊,有此愁绪的李白真是幸福……她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生来就住在一个各项环境指标都符合她要求的地方,不知何为困顿,何为风餐露宿;至于偶尔起意想去的地方,她也能在10分钟之内抵达——她不知何为遥远。她其实很想体验一下李白的思乡之情,可她找不到办法。“思乡之苦”早已被现代人类根除了。
说起李白,她倒是和他有点缘分。首先,他们同姓。父母亲因为恋古,在给她定了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代号“I039”之外,还给她取了一个古代形式的名字“李思忆”。其次,他们同属I类人群,简单说就是以感性、浪漫为主要性格特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I类人越来越少了,60分钟前的报道数据显示说,过去的30天里又有8%的在世I类人通过了转类考核,成功办理了转类手续。没办法,在现在的社会里,I类人群的生存压力太大了,贫富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待会儿再说吧。
她放下阅读器,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她头上的小云也随之移动。小云?哦,就是一个植入头颅的针型投影器所投影出来的个人信息名片,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像一朵小云一样飘在人的上方10厘米处,显示了人的代号、类别和其他选择性显示的信息。说起来,她真不太明白这个小云有什么用处。“哪里还见得到人。”她想。
差不多该吃饭了,她抬起左手,轻点手表上“送餐”二字。她不需要思考什么时候吃饭,也不需要纠结吃什么,因为她佩戴了这块手表19年,手表早已对她的习惯和喜好了如指掌——就晚饭而言,手表每天会在17:57-18:02五分钟里显示“送餐”二字,菜品的安排也是绝对健康、合理而又合她口味的。其实也没什么喜欢不喜欢可言了,她想,活到现在,除了刚开头3年的数据采集阶段,她几乎从来没遇到过让她讨厌的事物——强大的数据系统早就计算出了那些可能令她反感的事物,并为她规避了。
五分钟后,送餐专用无人机悬停在落地窗前。她打开一边的窗户,取过餐盒,关上窗,又看着远去的无人机出神。快递行业在10年前就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了,不知以前那些快递小哥都去做什么了。现在的就业空前紧张,职业就这么几类,全球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8年是负数了。倒不是饿死了人,也很少有自杀的、意外死亡的,只不过是43%的人都不愿意生育了——这是54分钟前的数据。前面说到I类人群的贫富差距大,原因就出在就业上。现代社会的择业就业基本不受主观意愿影响,一个人属于什么类、什么别、什么区群,就去什么行业工作,而其他的一些技能数值、经验数值等等,就决定了此人的具体工作。除非转区群、转别、转类或者是数值发生改变,否则一个人的可就职职业就是不变且唯一的。I类的职业种类只剩下了艺术类一种,加之有优秀数据的人必定得到各个单位的优先选择,稍微次之的人就只能在沙发上等待某个职位轮到自己了。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分配到什么工作,那必定是最合适这个人且最有益与这个社会的。
她走到餐桌边,坐下。餐盒自动打开了,红色、绿色、白色,一如既往地精致又合理。像之前说的,在现代社会,一切都是数据整合出来的最好结果,一切都为了方便人、服务人、发展社会而存在。她选择手动吃饭,夹起一根花菜。还是和五年前一样的味道——这是按照去世的妈妈所留下的烹饪程序制作出来的饭菜。
这套系统才投入全球使用20年,她想,也许是她还没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吧,不然怎会产生一种轻飘飘的厌倦感。这套系统最是解放人,人类终究是会适应的,不过也许I类人会被全部改造或淘汰吧。
可恶,又胡思乱想浪费了一个下午。她想,吃完了饭,就赶紧去查查转类培训机构的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