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4一条河的隐秘陈安岱
一条河的隐秘
从前有个村庄,村庄里有个少年,他父母早亡,身世不明,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衣服。他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破破烂烂的屋子里,但屋子里的物品总是摆放得整整齐齐。村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到这儿来的,不知道他的家人在哪儿,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们只知道他不会说话,所以都管他叫“小哑巴”。“小哑巴”就像是一株不起眼狗尾巴草,等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在原地扎根好久了。村民们并没有因为“小哑巴”的残缺而对他报以同情和怜悯,反而把他作为自己无聊生活的一种“调味剂”。成年人会在“小哑巴”走过他们身边时故意叫住他,问他一些正常人都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然后看着他着急比划的样子哈哈大笑;孩子们则更为直接,他们时常去“小哑巴”的家里捣乱,不是把他家里的东西弄乱就是把他家的窗户、屋顶砸破,更过分的是拿路边的脏泥土扔“小哑巴”,把“小哑巴”身上穿的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面对这些恶意,“小哑巴”起初还会反抗一下:或用愤怒的表情怒瞪回去,或挥舞几下攥紧的拳头。但后来,他渐渐习惯,学会了忍受。再面对村民的恶意,他只是默默加快步伐,尽量避开村民。“小哑巴”最常去也最喜欢的地方是村庄的小河边上。那儿有茂盛的芦苇丛,长得又高又密的芦苇可以掩盖他的身形,他在那儿待上一天都不会有人发现。平常他喜欢看着东去的河流,享受着静谧,这样可以使他心里翻滚的波涛平静。他把河流当成了朋友一般,会在心里和他倾诉自己的委屈、愤怒,倾诉完后就会觉得那些不好的情绪随着河水流走了。
有天,当“小哑巴”回家时,远远就看见一个高大的孩子坐在他家的屋顶上,正破坏着前几天刚修补好的屋顶,一片片砖瓦做着自由落体运动,投向大地的怀抱。“小哑巴”加快步伐向家赶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看着那个身影扬长而去。“小哑巴”认出了那个人——他是村东头楼家的二儿子,平时很喜欢欺负“小哑巴”。他仔细查看屋顶的受损程度后,转身朝小河走去,他需要一些苇草来暂时代替砖瓦。
“小哑巴”将摘好的的苇草放在身边,像往常一样注视着河流,今天的河流有些不同寻常,似乎格外湍急,波浪一个接一个拍在岸边,令人害怕。忽然,一阵呼喊声从对岸传来,河中多了一个随波起伏的身影。是楼家小妹!“小哑巴”大吃一惊,没有犹豫便扑通一声跳下河向楼家小妹游去。但是河流实在是太急了,每当“小哑巴”快要抓到楼家小妹的时候,就会被浪头拍回去。一次又一次,“小哑巴”的力气在与水的对抗中渐渐消失。他咬紧牙关,奋力一游,抓住楼家小妹的胳膊,拼尽全身力气托着楼家小妹,把她往岸上送。几近昏迷的楼家小妹被两个哥哥护着抱回了家,而“小哑巴”自己拖着无力的身体,穿着湿漉漉的衣服,一步一步蹒跚着回家。
楼家小妹回家后被照顾得很好,过了几天便醒了过来,得知是“小哑巴”救了她,她也很吃惊。因为在她印象里,她和“小哑巴”并没有什么交集。一直欺负“小哑巴”的楼家二哥很愧疚,心里很难受,他提出去“小哑巴”的家里看看他。楼家三兄妹到了“小哑巴”家门前,无论怎么呼喊“小哑巴”,回应他们的都只是一片寂静。于是他们推开“小哑巴”的家门,走进他的屋子,发现“小哑巴”躺在床上,了无生息,身上还穿着那天救人的衣服。“小哑巴”走了。救完人的他疲惫不堪,穿着湿漉漉的衣服直接入睡,晚上大风从破了的屋顶的大洞中呼啸而入,使得他发起了高烧,陷入昏睡,这一睡就再也没有起来。
楼家小妹从破旧但整洁的茶几上发现了一张被保存得很好的糖纸,“这是妈妈给我买的那种糖!”“怎么会在他这儿?”“妈妈买多了,还剩下几颗我不想吃了,就分给小伙伴们了,当时他刚好经过,我就顺手给了他一颗。”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身处黑暗,却能抓住缝隙中漏出的一线光亮,并毫不犹豫地奔向光明。
陈安岱,东阳二中,高二十二班,指导老师蒋一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