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二题】来自22世纪历史学教授的日记(郭彦泽)
【高中组第二题】
公元2103年12月24日 天气:晴 心情:复杂
在这个信息化程度达到人类历史前所未有高度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忘记还有日记这种古老而又别致的记录方式。
当我醒来年时候,我的助手已经为我准备好了一切,衣物、早餐一应俱全。我从未意识到自己的时代在曾经是多么遥不可及,就像《三体》中地球人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科技实际上已经被智子封锁,那表象的进步不如说是原地踏步。现在的一切圣我来说都能唾手可得,一切指令都能化为一串二进制的代码,由人工智能为你实现。而任何一串二进制都能由身旁的一切回馈给你。信息从未如此随处可见,而我的存在从未如此渺小
最近,我时常沉迷于《三体》系列幻境之中,这部21世纪的名著对于我这个22世纪的历史学家来讲,仍有探索的价值。尽管书中的科技大多成为了现实,但书中足以感动我的抑或是真正撼动我的是人性,尽管人性有善恶,但它一直触动着我的心弦,或许那是区别于数据最纯真的事物。
作为一名21世纪史的大学教授,常常会有学生问我,如果我们失去身边的一切,我们还能活吗?对此,我经常笑道,对你来说这困难重重,但对21世纪的人来说这易如反掌。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 的这番话。问题并不复杂,丰人类远没有我们的物质生活费这么丰饶,但他们却能安居乐业;但如果现在的人类有能力穿越回古代,尽管由于进化繁衍,你智力超群,但由于缺乏生存技能,你很难逃过适者生存的法网。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万物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早已经不是天方夜谭,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与后信息时代到来,人们很难发掘一自己的存在,数据与住处的洪流包裹下的你早已不是本来的模样,数据构成的你很难证明你的存在,冰冷的二进制代码下的机器语言描绘的只能是冰冷,而不可能是人性的温性,人的存在也变得虚无。
在这个最坏的时代,无论是笔,家用电器都被赋予了人工智能,以次世代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早已使你的存在不那么隐密,你早已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数据点,此时的你还认为自己有隐私吗?这个二十一世纪人类所不懈追求的。在一个个数据点中,人的存在又是那么真实,清晰可见。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机器或是动物的最大特点那为人的存在之时,人性的光辉便在闪耀,但当审视22世纪的人们时,尽管人类处于科技空前发达的时期;尽管人类的智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人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虚拟的幻空中,人的存在也很渺小。在物质世界极度丰盈的今天,一切唾手可得,而人的存在又极其渺小。
或许,我们应该拨通打往21世纪的一通电话——来告诉他们:别在信息时代里忘记自己的存在!
作者姓名:郭彦泽
学校:浙江省东阳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0班
指导老师:方国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