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大数据下人类的隐私 蔡尔玉
今时代,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万物互联。大数据市场就是这个新时代待挖的黄金,人们的生活数据被采集,经过分析计算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数据挖掘下人们的个人信息经过多次分析,被找到可利用的隐藏价值,并为其组织所利用。这种多次利用涉及的隐私问题,是对传统隐私问题的放大,是新的挑战。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和无意之下用隐私交换便利。比如为了吃到外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泄露出去;为了打车,把自己所在的实时位置泄露出去;为了看病把自己的病例信息泄露出去,为了看自己喜欢的咨询,把自己的浏览记录泄露出去……就像李彦宏说的: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那么,在科技更加发达的未来,需要人们更为隐秘的信息去换取人们更高保障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时,人们是否还愿意呢?
未来的人类可能都会将芯片植入大脑,并因此带来更多的便利,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它能在人体内监控人们的身体状况,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析计算预测出人类所患有的各类疾病,并把得出的结论发送给人类。若是紧急状况还能打120,并能够预约医生的能力。还可以监控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健康。这无疑是对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保障,未来人类的寿命还会因此小有幅度地提高。但在芯片帮人类预约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会将人们的信息发送给医院,进行更加严密的分析计算,医院的医生大多也会和计算机合作进行的手术,急救,治疗,复健。这就意味着病人的生理状况,在生活中一切影响该病的行为都会泄露给医院,而其中有些信息必然是病人不愿为人所知的。毕竟算法是没法拥有道德观。医院虽然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最适合他的方案,但是病人一旦有偏好,如不爱吃冲剂,偏爱于胶囊,医院面对价格有悬殊但作用一样的药品就会为了利益直接给病人开胶囊(假设胶囊价格贵)。而在物流发达的未来,药品直接送到病人手里,病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隐私为医院赚了自己的钱。医院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下也难以不泄露信息,其中就会有病人的隐私,保管好病人们庞大的隐私数据库的难度可想而知,人类的隐私被泄露给其他人的可能性更大。
在未来,人类的记忆或许也会被芯片保存。安检时可以直接读取人们整理行李时的记忆,加以分析计算,直接得出乘客所带物品的安全性,以及此乘客的安全性。如果这个人以前有不良记录,就可以对他予以不同程度的特别关注。提取金钱时也可通过对人们的记忆检测,识别出是否存在诈骗行为。芯片成为人们的出行标志,比身份证上的信息更加全面。但是人们的隐私会完全无处遁形。
隐私问题会引发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搜集私人信息缺乏对人格与精神的尊重,冲击现有的社会价值观,影响文明和谐。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自己的个人隐私不再加以重视,网络上复杂的信息来不及人们思考,人们对隐私泄露的底线在慢慢地降低。甚至导致个人信息被公开也无动于衷社会的构建。因此政府关于隐私的保护法需要更加完备,如何不让整个国家变“透明”也是一个挑战。
涂子沛说:“隐私是大数据时代一个最大的挑战,也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人类已经进入零隐私或者透明人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数据的时代潮流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未来个人信息被广泛利用的必然,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人们隐私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
蔡尔玉 东阳二中 高二(4)班
指导老师:吕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