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 题号3】未来数据下的数据社会 陈可盈

作者:西故 投稿时间:2019-10-27 10:09:26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所言:“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融入数据的洪流。”

今日,我们且先不去讨论在那样的社会中,机器是否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我要说的是那个未来的数据社会,那个数据裹挟的社会,或许人们的身份、特质会被整合为一个数据,出现在每个人的头顶,人人都能查看,这样的社会真的是我们所期盼的吗?真的是适合我们的吗?

对此,我的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我认为,在那样的时代,我们几乎无法生存。

人类,应该也算是一种群居动物,以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我们总归是喜欢同诚实善良的人生活在一起而拒绝与那些虚假伪善的人生活,虽然可以肯定所有人都会有善良的一面,但机器对人的评价标准永远是死板而难以预料的。世界上不善良的人自然是不计其数的,他们也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不存在的部分,假如出现了前文所提到的未来数据,人人都会知晓他们这样的品质,还有谁会真真正正愿意与这些人生活?而那些恶人们,遭到了这样的对待,又有谁会知道他们会做些什么来报复那些疏远他们的人,更别说让他们“弃暗投明”了。这样下去,或许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我们不愿看见的悲剧上演,恐怖主义盛行全球,几乎所有人无时无刻不提心吊胆,一有风吹草动就犹如惊弓之鸟。这样人心惶惶的时代,会适合我们来生存吗?

假如人类的教育水平达到对每个人都实行高等教育,以至于人们的思想善良,行为正直,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任何歧,任何视不平等,也就是不存在以上问题时,未来数据看上去或许只是一张详尽的“名片”,仅仅起到介绍的作用,但我却认为它实际上只能是适得其反。正如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距离产生美”。当出现了未来数据,人们根本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轻易了解别人、获得别人的信息,个人信息的过度暴露以致人们缺少对他人的兴趣缺少与同他人交往的热情。参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由利昂·费斯汀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中的心血辩护效应,当我们在一件事上有越多的付出,我们对它的态度就越喜欢。相反的,那个数据的弊端也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如此,它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们根据数据得知他人的特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说话方式,以至可以不产生过多的矛盾冲突,不与那些自以为是,纠缠不清的人多说无用的话。这样一来,冥冥之中,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幸福愉悦而远离那些不好的情绪。

虽说了这么多,但未来的数据社会远不是我可以全部细细推测的。我能做的仅仅是针对未来数据,以我的经验分析它的优劣好坏。在数据的洪流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不迷失自我,不随意听信机器做出的冰冷判断,还得学会灵活,融会贯通。

《未来简史》中的社会离我们不会很遥远真,或许很快会真正来临,然而那数据,确实是没有它出现的必要了。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9-09-01

结束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