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4题】+河在何方+徐湘芳
河在何方
徐湘芳
我生活在“寄河岛”上,我家傍着岛中唯一的河。
曾经这里有会发糖的爷爷和唱曲的奶奶,可自从所有孩子被锁在屋子里的那一晚后,他们都消失了。
岛上有对疯子夫妇。妻子是个哑巴,整日就拿着石头砸岛民幸幸苦苦铺好的路,我想如果她那智慧的母亲仍活于世上,她一定不会这样。丈夫也曾是个智者,人们都爱找他解惑,可当孩子们问及老人们的去向时,他便大喊大叫起来,说老人们一直都在岛上,接着便哭泣了起来。
疯子夫妇被关了起来,再没人提及爷爷奶奶们。
但孩子们还是会想念他们,每当这时,我们便会到河边去祈愿。
岛上只有一条河,原本是有两条,可惜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一条河被石头埋成路。
这条唯一的河,孕育着我们,我们都唤它“祖先河”。传闻祖先创造文字后,在石头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投到河底,虽然早已不知所踪,但岛的名字依旧可见这条河的分量。
在河边兜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我到了上学的年纪。
学堂后有一片树林,林的尽头是用巨型石块砌起的墙。大人们说墙的另一岸是寸草不生的荒地,但我不这么认为,倚着石墙,我能听到自然的声音。我没和任何人说这个发现,我怕被当作疯子。我只默默好奇着墙的另一岸,把去祖先河的时间都用在了这片树林上。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从石墙里只能听到隆隆的杂音。此后我鲜少再去那里,我又回到了祖先河边,再一次麻木地祈愿。
那是篝火漫天的祭祖夜晚,老人们回到了岛上,不,他们真的一直都在岛上。在石墙的另一头。
孩子们热情地扑向他们,他们也热情地回应,但久别重逢的欢乐,没有持续太久。孩子们又被锁进了房间。
次日,原岛长组织全岛人民到了石墙的另一方。大人们没有骗人,这边真的很荒凉。
我们在一条很深的沟壑前停下。原岛长在此展开了一场讲话。
原来数年前老人们的突然消失,是因为他们对“祖先河”的质疑不被接受,他们和岛内青年决裂,倔强地搬到了这片土地,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不断探索,不断搜寻证据。终于几个月前,他们找到了祖先丢下的石块,虽然上面只有几条裂痕,但依稀可拼出“感谢”二字。
原岛长指着那条沟壑宣布,这才是真正的祖先河。号召全员救河,并开垦这片土地。
我不明白,一条沟壑怎么会是一条河,又将怎么成为一条河。看着大人们开始劳碌着、绞尽脑汁着,我很不解,为什么不好好地生活,要执着于让一条河复生。
于是我问妈妈。
“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先河啊。”
无论我问多少遍都只有这个回答。
不安定的几年后,我们开始搬迁。等我们再次安居下来,我依然住在“寄河岛”上,我的家依然傍着岛上唯一的河。
曾经的居所渐渐荒凉,这天岛长派人去接了疯子夫妇――现在旧居所唯一的居民。但是并不顺利,疯子妻子在路途中跑走了。她藏了起来,大家都开始找她,尤其是孩子们。毕竟她曾是个格外善良的姑娘,兜里总揣着几颗糖,发给路过的孩子们。
我们默默组织起来,埋伏在她常用石头砸的那条路上。等了几日,她终于出现了,她发疯似的,用石头砸地,我们都不敢上前。可是大人们跟在我们身后,他们将疯女人抓走了。我们也各自散了。
我本打算安分回去,但疯女人掉落的手链在月光下发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走向了那面目全非的路。这比以往破坏程度大得多,想来又要修更长的时间。我想去拾那串手链,却滑倒了。我摸到了湿润的土地,看到了一块圆石被压在疯女人那块石头之下。我把两块石头和手链一起带回了家。
我翻看了字典发现,发现圆石上的纹路和繁体的“感恩”二字有点像。我忽然明白了很多。
原来他们心心念念的祖先河,一直是他们足下的土地。原来大人也很糊涂。
我拿起疯女人的那块石头将圆石刮花。
心想要是疯女人会讲话就好了,要是我是个大人就好了。
我将这块圆石重新丢到了尚未修复的路坑上。
让这个秘密同这条隐秘的“祖先河”一起沉睡下去吧。
毕竟疯子难做,搬迁不易。
作者姓名:徐湘芳
学校:浙江省乐清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4班
指导老师: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