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我们身边的龙文化】《青丝手上飞》陈雨禾
青丝手上飞
——记龙游传统手艺人“竹篾匠”
青丝条,手上飞,篾贴刮刀掌上挥,筐儿竹篮一大堆;走到南,闯到北,姑蔑古城老篾匠,一根竹条行万家。
家乡龙游素有“浙西大竹海”之称,茫茫竹海是大山给人们最丰厚的馈赠,根根翠竹成了一代又一代“篾匠”发家致富的宝贝。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这项民间手艺也慢慢的消逝了……
那日,我在外婆家,偶遇了一位“竹条魔术师”——嘎毛爷爷。我被他的高超技艺所吸引,目光死死地盯着噶毛爷爷那双神奇的手。
劈篾
只见嘎毛爷爷一手握刀,一手扶竹,一刀下去,碗口粗的竹子“啪”的一声脆响,劈刀夹在竹缝口中,顺势下推,竹子的节就随着刀裂开了。我拿起一段竹子,呵!还真是干脆利落,多余的竹屑都没有。
刮篾
嘎毛爷爷把劈好的竹子对剖再对剖后,就要开始刮篾了。他拿出跟随多年的“老家伙”刮刀,在竹片上左右挥舞。一根篾,从他手掌间穿出,尖利的刀锋一次次由远而近,但每次都恰好停在手指前,力度十分合适。来来回回拉了好几十次,一根根厚薄匀称、细腻柔软的篾条才呈现在我面前。
编制
终于到了最后的工序。嘎毛爷爷拿起若干根篾条,多次交叉,缠绕,腾挪,翻转。多道工序过后,细密均匀、精巧牢固的竹鸡笼逐渐诞生。爷爷边编边说:“做篾就像绣花一样。”他看弟弟好奇,问:“你想要什么,我给你做。” “真的吗?”他兴奋得叫着,“我要大公鸡!我要竹蜻蜓!”只见爷爷二话没说,拿起刮刀,削出篾条,快速地扎起了。那篾条在他的指尖穿梭,乖巧听话,如同舞蹈的精灵……转眼,一只神气的大公鸡和小巧的竹蜻蜓映入眼帘,弟弟迫不及待地举起它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好不快活。噶毛爷爷捋着胡子,笑呵呵的在一旁看着,眼里有着欣慰,又似乎带着一丝遗憾。
完工
一根根竹子,一条条青丝,在嘎毛爷爷富有魔力的手中,千回百转,竹筐、簸箕、筅帚、篾席,还有那栩栩如生的公鸡与蜻蜓,一字摆开,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蹲下身子,细细欣赏,猛然间,看到了嘎毛爷爷的那双手。走近一看,指节处全是老茧,一道道深深的疤痕,更是岁月留下的沧桑。瞬间,我陷入了沉思……
什么促使噶毛爷爷的坚持?什么是手艺人?我们又在传承什么?
一根竹条一丝情,一门手艺伴一生;一段历史一座城,民间工艺永传承。
陈雨禾 龙游华外 八(1)班
指导老师:陶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