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第1题】 闪耀的银片 ——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 庞钿子)
闪耀的银片
——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自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刻起,等待他们的,本就不止是“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父母怎舍得子女经受此苦!传承千年的长命锁由此诞生。
长命锁,也称“寄名锁”,据考证,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初生之婴孩,如同早春将消未消之冰,如同冬晨将散未散之雾,圣洁、美好,但又如此脆弱。尤其在后代,由于医疗技术的匮乏,新生婴儿多早夭,父母故将银片制成古锁状,镶上“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寄名与神佛,虔诚地为儿女祈福,愿神佛保佑儿女一生平安。更有父母向亲友近邻讨要碎银,煅在一起制成锁,唯愿聚集百家之力,护儿女长命安康。从起封闭器具作用的锁,到锁住生命,饱含满满祝福的锁,其中可见,这薄薄银片背后的浓浓真情。
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而纵使明慧如他,仍“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而“道”融混于天地万物之间,纯任自然。天取法于道,地取法于天,人又取法于地。生老病死本为造物者驭物之法,是大自然深远宁静的和谐之道,而长命锁正体现着这种人和的精神,贯穿上下五千年。我想“天道人和”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了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遒劲有力的中国书法,有精致牢固的中国结,有集中西方文化于一身的景泰蓝,又劳动人民呕心沥血的结晶——大花轿……这些文化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通点,它们是中国之传统,有中国传统之根,它们无一不在彰显着一个字——“和”。从和合文化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弥合,不断创新,吸收外来文化之精粹,摒弃原有文化之糟粕,经过层层筛选,次次提纯,才有了世人津津乐道的中国文化,一份更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引发了众人纷纷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的热忱。祖先保留下来的文化,流传下来的精神,我们不能忘却,我们必将传承。回首历史的滚滚黄沙,翻出一个个精美物件,一张张珍贵相片,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存物,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早已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天道人和”的思想不仅在儒释道的道德学术中广为流传,更化身为老百姓的口语日常交际,“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诸如此类,不甚枚举。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令人无比自豪,但也令人担忧。每每看到博物馆中那破碎的古物,心里都会泛起一阵酸痛,是对文物惨遭破坏的可惜;每每看到人们不文明的种种,以及价值观的扭曲,心里就会充满悲哀,是对文化星河中丢失一缕璀璨的伤感,更因无力阻止而懊恼。中国传统文化虽已屹立五千年不倒,但还是有很多人文精神淡化,人际关系逐渐淡漠,很多古法失传,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或重修不当,面目全非,从而丧失了历史价值。我们势必重视,警钟长鸣,不要让这棵参天大树被蛀虫啃噬成空心!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已然在努力,公民素质不断在提高,让我们看到了保护传承的匠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我们应坚信,东方巨龙必将盘踞于山巅!
闪闪长命锁在艳阳之下熠熠生辉。光芒连接着天,连接着地,连接着万物自然……
庞钿子 天台中学高一(4)班 18968436807
指导老师: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