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中华精粹龙荟萃
纵观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的灿烂历程中,不仅有《水浒》、《西游记》这样脍炙人口的小说,也有《论语》、《史记》这样耐人寻味的语录,有《朗读者》这样的情趣节目,也有《汉语桥》这样的热门综艺。古往今来,我国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不论是丰富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古老的民间艺术,都是我们的先人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中华儿女自称为是“龙的传人”,但又真正有多少人明白何谓龙的传人?所谓“龙的传人”,自然是因为我们的黄皮肤下沸腾着龙的热血,骨子里头有着龙的精神。自古以来,“龙”就是倍受大家推崇的形象。“龙”形成于七、八千年前,如今却已渗透中国的方方面面,“龙”精神崇拜于我们心中,“龙”文化更是时时刻刻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追溯到唐代,著名的散文家韩愈就曾写 出过“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这样的浩瀚诗句。可见在当时,龙就已经走进了诗人们的心中。再往广了说,在不同的节日中,“龙”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二月二龙抬头……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甚至还有一些活动在其他国家也有着重要地位。这些又何尝不是“龙文化”的有力体现呢?
就近而论,我的家乡也在无形中发扬传承着龙文化。故名思意,龙游龙游,自然是因为这里与龙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的人们口中都流传着与龙相关的大大小小传说,具体谁真谁假,孰对孰错,倒无从知道了。但却不难从中感受到人们对龙的追求与向往,因为“龙”在家家户户的眼中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不,在龙游县的大小街道上,都不难发现融汇于其中的龙元素,有带有龙头装饰的复古路灯,围墙壁纸上色彩纷呈的龙图腾,甚至还保存着完整的双龙屋顶建筑,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龙气息,领略到满满的龙文化。
中国人至始至终发扬着龙文化,传承着龙精神,才铸就了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最近刚学完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以尖锐犀利的语言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因为这些中国的脊梁,这些骨子里头有着龙精神的中国脊梁,才成就了如今蓬勃发展的大中华。
随着时代潮流的推动,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它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象征。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学会用心去感知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龙文化,因为只有我们挖得越深,龙文化才会传承地更长远,只有我们不断地发扬龙文化,中华民族才能一步步走向辉煌!
郑宇轩龙游华外九(1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