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精髓------龙文化
初中组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龙”文化源远流长,沧海桑田,博大精深。它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基础,还是民族的基本精髓之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很多节日都有独一无二的礼仪和习惯。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每到春节,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氛围,每家每户的大门两边都贴着红红的对联,祷告来年如意。横批上的“家庭幸福”,“好事临门”,“吉星高照”啊,无一不彰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对联更是多种多样,独具一格。它对杖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幸福的信号。家家户户的门上的中间都贴有一个大大的倒着的“福”字。《礼记》有曰:“福者,百顺之名也”,也就是说,“福”代表顺利,诸事如意。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呢?因为中国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的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了”。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还有一些人家是要挂中国结的,它的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织而成的,它彰显着古代人独有的智慧。小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收压岁钱了,一包包的压岁钱,揣在兜里,别提多开心了!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
其实“龙”文化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不信,你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激情的国歌伴随着学生们铿锵有力的声音。我认为国歌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自1935年在民族危急的时候诞生以来,它激励了多少人,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校园中也处处存在传统文化。同学们读的《三字经》,《论语》,《唐诗300首》等等。各种各样的古文,古诗,不也是传统文化吗?同学们的学习不也是传承与发扬的一种表现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与古人对话,与古人交流,去了解古时候的思想文化。还有校园里举办的展览,中秋节,国庆节,元宵节,各种节日的绘画评比。手抄报评比等等。最常见的就是中华汉字了。它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形体不断简化,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一个国家的文字表达和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文字因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传承,国家民族文化也因文字的传承和延续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写好每一个方块字就是在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最具魅力的就是古乐器了。中国古代有十大乐器,这些民族乐器各具特色,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乐器不断于古人的生活密切联系,还是作为个人品德的代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古代有古风的宫廷音乐,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
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我们要将“龙”文化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学校: 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 班级:702 姓名:柳美娟 指导老师姓名:蓝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