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李怡馨)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也因此经久不衰。
何为文化?生活就是文化。一部法律是一种文化,它影响着社会秩序。军人在战场上浴血搏杀也是一种文化,它蕴藏忠贞爱国的思想观念。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亦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文学艺术。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没有我们所想的这般高大上,走近了,才能更好的了解。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交流。古有玄奘西天取经,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是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今有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十四亿中国人的中国梦。与对外开放相反的是闭关锁国,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家国力渐衰,最终被洋人的坚船利炮攻破了国门,导致历代帝王收藏了无数瑰宝的圆明园被抢掠毁坏殆尽。文化是需要交流的,也离不开交流。封闭从来不能造就文化的繁盛,自大恰是文化衰退的表现。
文化的传播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水乳交融,也可能冲突碰撞。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到达了空前繁盛的局面。罗马以武力征服欧洲及西亚地区,缔造了辉煌的罗马帝国。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文化竞争。而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守民族本位,坚定文化自信,勇于迎接文化挑战。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饱受列强压迫,但国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祖国,恰恰相反的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拿破仑曾说过:“中国现如今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觉醒。面对文化的挑战中国从未输过。
文化是多元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必然是不同的,同一民族的文化也有不同。京剧是京城特有文化,越剧是江浙特有文化,昆剧是云南的特色文化,川剧是四川的特色文化。但这些文化之中也有相同之处。京剧就是结合了其他戏剧而创造出来的,它们的根是相同的。这些有同有异的文化或融合或冲突,而我们则要有宽广的眼光和博大的情怀去包容它们。
如今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在离别时会泛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忧伤,会效仿古人折柳送别。在遭受挫折时,会想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站在长江黄河边上,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或许会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在文化中成长,受文化熏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广大。
作者姓名:李怡馨
学校:天台中学
年级:高一年级
班级:(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