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水远
我常常会想,中国文化,包罗万象,乃上溯下至五千年,是何等之大观。岁月洪流之源,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实际上是在慢慢消退的。小的时候,最鲜活生动的画面就是婀娜娉婷的旗袍。它穿在奶奶胖胖的身上,从巷口走到巷尾,再从马路那边走到家门口,不紧不慢地又极其优雅可敬地,最后走到我殷切羡慕的目光前。那时候,我只觉得奶奶穿旗袍真是好看,像春日里裹挟着花香的风,温柔又明媚。尽管她早已两鬓斑白,皱纹和苍老爬上脸颊,我还是觉得,奶奶穿旗袍的样子就像爷爷喜欢的玉兰花一样好看。
奶奶有一个大衣柜,里面挂满了格式各样的旗袍,无论是素雅还是艳丽,一件件整整齐齐,像是有生命有故事有气息。奶奶每天都穿不一样的旗袍,发髻梳的一丝不苟,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不慌不忙不乱,把旗袍的优雅从骨子里透出来。在早晨太阳散落;大地时,她在广]前晾晒衣物,有时候是在厨房忙碌着,有时候是坐在灯下绣着枕头,有时候去街上买东西回来,更多的时候是坐在门前的靠椅上,看远处落日沉沉。那时候,日子是清风白水,人们喜欢听广播,围坐在一起看西游记,摇着蒲扇嗑瓜....谅我词藻匮乏,描述不出那时日子的惬意。玩泥巴、看蚂蚁搬家、跟着爷爷练字、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少儿频道,这些都是我那时候的日常。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奶奶的大衣柜,里面一件件韵味深长的旗袍,令我垂涎和向往。我每天都将他打开再关上、打开,再关上。
记不起是哪个午后,好像是玉兰花盛开的季节,爷爷在倒饬他心爱的玉兰,我和奶奶一起坐在门前的靠椅上,我托着腮帮子问奶奶为什么只喜欢穿旗袍。那时候阳光热烈温暖的弥漫开来,晕在奶奶水蓝色的旗袍上,她目光柔和且欢快,我知道那是奶奶对旗袍的热爱,从眼里溢出来又漫进心里。奶奶说,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我似懂非懂,只觉得旗袍在我心中的形象愈发地圣洁。
后来,青草长满小巷,青苔蓄满斑驳旧墙,道路重新修建,我再也没有看过奶奶穿着旗袍,从记忆里的春天走到冬天。只是一直到现在,我都无比的热爱这个拥有文化底蕴的衣物,是如此的可爱又让人向往,忍不住要去拥抱它,无外乎是奶奶对我的影响。
“绿柳风中摆,龙园古镇游。亭亭长玉颈,款款小蛮腰。乍现玲珑态,凭添妩媚娇。从来民国范,大美数旗袍。”奶奶没有长玉颈,也没有小蛮腰,但她却是我见过穿旗袍最好看的女子,热切不带杂念的爱着旗袍,爱着中国历史文化, 娉娉婷婷、脉脉流动。
山河岁月、万里卷潮,奶奶已经离开我很久了,她把大衣柜留给了我,我如愿拥有了小时候最想拥有的东西,每次打开衣柜,看着这些优雅的旗袍,总能想起奶奶穿旗袍的样子,从巷口走到巷尾,再从马路那边走到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