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一题】砚 顾佳瑶
帘外,桂华秋皎洁。
砚台静静地看着白衣男子在宣纸上画着万里江山图。出身将门的他几次上书想要收复失地,报国雪耻,却屡次被驳回,甚至落下一个嗜战的恶名。
白衣男子常常扶着砚台喃喃道:“臣子恨,何时灭,何时灭啊!”砚台是祖传的玉砚,晶莹剔透,以桂花纹样加以修饰。男子父母早亡,只留下砚台陪着他。可以说,砚台是看着他成长的。
砚台记得男子少时每每晨起桂花树下练剑,习得兵法,闲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诗句,立下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那时,窗外桂花翩翩,伴着白衣舞动。
渐渐的,男子褪去年少的青涩,长成一个翩翩佳公子。男子想要实现他少时的志向,于是他上书请战收复失地,但从未被认可。多少次,砚台看着他在书桌上写着请战的奏章;多少次,砚台看着他心灰意冷地拿着奏章回来,懊恼地丢在一边;多少次,砚台看着他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失望。对于这些,武将笑他多事,如今天下太平,他却非要挑起战火;文人道他立功心切,却不知百姓疾苦,须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男子慢慢低沉下去,似乎被这些话语打败了。可是砚台看着他每天晨起练剑,熟练兵法,便知,男子心中的雄心壮志并未少过。而窗外的丹桂依旧飘香。
后来男子也不常常上书请战了,他开始走上文官的道路。他虽然文采斐然,可总是被人排斥。因为他是将门出生,自古文武殊途,没有人会接受这样一个能文能武之人。文人说,不过是个粗鄙的武将,也想读圣贤书?武将道他背弃了祖宗。男子并不在意这些话,只是每天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执笔,磨墨,写字。可是,这些东西里并没有砚台。砚台每天看着男子频繁使用湖笔,使用徽墨,使用宣纸,似乎把自己忘了。砚台虽然被冷落,却从不难过。砚台每日听男子读词“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便知男子的雄心壮志并没有被这漫长的岁月消磨。而窗外的木樨也依旧纷纷扬扬的飘落。
那一年,吹角连营,沙场点兵,是敌国进军。
作为国中仅存的将军,男子理当了却君王天下事。出征的前一天,男子坐在书桌前,轻轻抚着砚台上雕着的丹桂,“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自有自己的路走,何须别人来说。”而后男子最后郑重地把砚台放进怀里。
于是,牙璋辞凤阙。
于是,铁骑绕龙城。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可是,敌军来势汹汹。
那天夜里,男子从怀中轻轻取出砚台,捧在手心细细抚着,感受到男子的抚摸,砚台睁开沉重的双眼,再次注视男子。他的脸庞坚毅宽阔,青青的胡渣贴满下巴,一袭白衣却依旧纯净如雪。
男子最后死在了沙场上。
男子一骑偷袭敌营,不慎被敌人的长矛刺中,直抵心脏。“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男子微笑着。
而砚台在胸前,敌人于是用力一抵,玉砚也随之破碎散落成晶莹的玉块。
人亡,砚碎。
而男子的血最终成了砚台所剩的最后一种液体······
顾佳瑶
南海实验学校
高二(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