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题号2】小议传统文化热 邱薏柔
初中组 题号2
小议传统文化热
邱薏柔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好诗词》等一系列以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相继诞生,受到大众的热烈欢迎。一所所学校陆续举办了小规模的汉字听写大会,一个个课间被同学们组队猜成语的欢笑声争论声填充,电视荧幕上不再总是无聊的肥皂剧,坐在电视前的家庭成员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比赛进程,与选手们同步答题……《琅琊榜》《甄嬛传》等古装电视剧更是受到广大女性观众的热烈追捧。一时间,大众热切参与普及传统文化,不亦乐乎。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有的电视剧为了更好的收视率,不惜篡改历史,虚构结局。有的电视剧因为所做的功课不够充分,在人物的称呼、官职等方面出现严重失误。有的节目在解说传统文化时,曲解本质,误导大众……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
我认为,总体上这是有利于普及传统文化的,应该得到支持。首先,传统文化热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范围广,普及人群涉及各行各业、各年龄阶层,有利于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存在,对宣传传统文化做出重要贡献。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选参赛者,从中挑选106位诗词达人参加节目录制。在这些诗词达人,包含黄发垂髫、外国朋友、专业学者、普通群众。并且,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甚高。其宣传效果可想而知。
再者,这些方式不同于教科书、网页资料那般单调、枯燥,它们有声音、有影像,电视剧还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它们富有趣味,更能引起大众的兴趣,并使大众渐渐想要主动了解传统文化。有些电视剧情节错综复杂,没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累很难理解,为了更好地看懂剧情,观众只能“被迫”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事件。一边学习传统文化,一边观看影视作品,在此过程中掌握新知,又乐在其中。日子久了,即使不为看电视剧,也会去翻阅资料。
虽然有些电视剧、解说节目存在问题,但大多数节目组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会做充分准备工作。例如《延禧攻略》,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不惜请专人定制,一件黑色龙袍就花费几十万人民币,由八个人做了半年,精致而准确,用心程度不容小觑。
通过传统文化热,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在社会更广泛地普及开来。传统文化热对普及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希望在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方式让人们去关注传统文化,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不只停滞于过去,而是一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檀枫校区
九(3)班 邱薏柔 指导教师 庄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