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月明最思是故乡 汤其嘉
月明最思是故乡
原来,每一份文化都是血沃之地长出来的金麦穗和赶车谣。
——题记
奔腾不息的是历史长河的足迹,应运而生的是生生不息的璀璨文化;植根心底的是对曾经的渴望,所幸,它未走远,熠熠生辉。
闲来无事,便举头望望天——那盘朗照的月,洒下的是似流水般的温柔,映照着海内共潮生的景象。
印象里,中秋一直被赋予了阖家团圆的固有意义,月便成了所有情感表达最好的载体——那轮圆月下便是天伦之乐,岁月静好。所有所有美好的愿望,因为有了满月的映衬而变得和谐而统一。尤记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来很美,是我对远方的你诚挚的祝福。
月圆几回,斗转星移,许多事早已沧海桑田。也许是光阴的沉淀吧,抑或是文化的传承——只字片语道尽那个时空的人世全部的悲欢,又开始诉说起新的篇章。
也许,在快节奏的现行社会,形色匆匆间,一些东西正在被我们所忽略,但我们何曾忘过对那轮圆月的约定——早已是地球村的偌大的中华,因为这份文化,存下的是对回家的渴望,分享的快乐也是喜由心生。月明最思是故乡——也许这便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未曾轰轰烈烈,却在潜移默化中真真切切浸润了自己所有的思想细胞,成为根植于心田间的不可磨灭的记忆。
泱泱华夏五千载,灿灿文化是瑰宝。每一份文化的背后,都是历史文明成果的缩影——
脑海中浮现政治课本里的一句话,它说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深以为然——树苗也不正因深深扎根于脚下的土地,汲其养分沐浴阳光才终成参天大树屹立不倒吗?我们的成长又怎可或缺了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土壤?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正是传统文化使我们纵然地隔千里,也有了心心相印彼此靠近的感觉,正是传统文化让我们虽一世须臾片刻间,却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正是传统文化让我们有了纵世界文化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也永葆一份文化自信的底气。
与此同时,却也不得不承认的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灯红酒绿之间便是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新时代的人们独享着来自西方的新鲜玩意,喜欢上了漫天飘雪下那棵挂满礼物的圣诞树,又在万圣节的欢笑声中忘却了坚守故里,根植故土。
其实,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各类文化,它们可能拥有着绚丽多彩的外衣,但何曾逃出了自由.团结.互助.共享的基本框图,殊途同归的各种文化,只有扎根最适合它的土壤,便拥有了其独有的特色和源源不断的供养。
愿携一份自信——漫谈中华传统文化,信口数来便是满心满眼的喜欢,坦荡大方。
愿为满月正名——传统文化永远牢牢扎根我们心间,汲时代之气,熠熠闪光。
姓名:汤其嘉
学校: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班级:高三(10)班
指导老师:宓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