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 华夏有龙在,光耀万里燃 (丁千芷)
华夏有龙在,光耀万里燃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曾红遍大江南北,让无数中国人听了后热血沸腾,为祖国、为自我而感到骄傲。
中国,龙之国度;华人,龙之传人。
是的,自古以来,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华夏独有的标志之一。每每提到中国,龙文化就会不自觉地被人们想起,它正悄悄地、悄悄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
曾经在老家的街道中,遇见这样的人。
那里林立着一家开了十多年的风筝店铺,老板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伯伯,双鬓早已发白,身体却十分爽朗。记得儿时最喜欢去看老伯伯做风筝,常常一看就是一整天。记忆中他的手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一堆散木架,一卷细棉绳,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只好看的风筝。
那一次,老伯伯执意要送给我一只风筝,我望着橱窗后那种类不一的风筝,最后把目光停在了那只龙形风筝上。老伯伯愣了一下,连忙笑着说:“好,好,龙与中国人可是有着密不可分的情感哩……”
龙飞凤舞,飞龙在天。龙是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曾经在假日的旅行中,欣赏这样的景观。
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尤其震撼那从故宫深处透露出的龙文化气息。在故宫,不论是惟妙惟肖的龙雕、龙饰,还是历史悠久的龙椅、龙柱,都深深吸引了我,不禁感叹其文化的博大精深。
九龙壁可谓是一大壮丽景观:远望,九条神龙跃然壁上,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近观,神态动作刻画细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来游客阵阵赞美。中国上下五千年,其渊源流传的龙文化,在那个瞬间,被那精工细作所呈现。
雕龙画凤,龙凤呈祥。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人人尊重、向往的神话。
曾经在不同的节日中,体验这样的民俗。
春节元宵,人们常常舞龙庆祝,那般热闹的场面,叫人难以忘怀: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音响,两条龙开始舞动起来,长长的龙须随之飘荡,操作的叔叔阿姨技法娴熟,配合默契,围观的人们个个沉醉其中……
粽情端午,赛龙舟则又是一大风俗:场外的喊叫声此起彼伏,在一阵阵鼓舞人心的响声中,队员们齐心协力,将龙舟划过了终点……
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是中华人民永远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人都应该去传承、去弘扬的龙之精神。
曾经……曾经……
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龙文化的象征,它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信念与支柱;它不像人们所理解的那般高高在上,反而平易近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是应该去呵护、去传承这样的龙文化,去发扬、去点亮这样的龙精神!
不知不觉间,耳畔又响起了熟悉的旋律:“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也许是受到歌词的感染,内心顿时涌上一股感动。抬头遥望远方,似乎真的有一条神龙在那里盘旋,将它特有的光辉,洒向了中国的每个角落!
——东港中学 八(7)班 丁千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