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1题】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实在(柯宇泱)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实在
踱步于雍容华贵的故宫之中,绕行在热情自信的黄土高原之上,徜徉在青山绿水的长江三峡里面,穿行了雄伟壮观的文明发源地黄河,体验了随性潇洒的少数民族生活,我深深感悟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根——实在。
听听那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远处的笛声,空灵悠远,婉转动听,如同一泓清泉、清新透明,又如一抹彩虹,飘渺隐秘。从诗仙李白所吟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到弘一法师李叔同所写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从刘禹锡所赠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到王之涣所题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自古以来,笛声就是思乡,军旅生活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是这笛声,将诗人的情感传递;是这笛声,将中国的文化传承;是这笛声,让我知晓中国文化之根,是自古以来实实在在地耳听心受的传统。
看看那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一张泛黄的纸张上飘逸着汉字,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从颜真卿到王羲之,从赵孟頫到欧阳询,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步步生花,笔笔都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
华夏土地上,大到皇家园林,小到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之间积淀发展,走向成熟。中国文化之根,是自古以来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传统。
嗅嗅那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泡一杯香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从毛峰的鲜醇爽口到碧螺春的清和鲜甜,从云雾的香馨醇厚到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中国传统文化正像一杯茶,实实在在是它的根本。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水稻,高粱,荞麦,是我们的主食,是我们祖先用智慧培育出来的,是维持我们的生命所需。这些看似常见之物,实际上也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触触那实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
登上长城,站在亘古的长城上,触及长城古道。阴云密布,狼烟四起。火光中一闪,想杨门虎将,金戈铁马。一路烟尘,挥王者之师扬戈征西。玉门关外,李广的神箭穿云射月,斩落胡虏不渡。不朽的长城,代表着不朽的中国,象征着不朽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总能让我们触手可及。
五千年的传统,它展现出的是我们中国文化实实在在的神奇、博大、优美以及无限的魅力。
这众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的瑰宝,倘若中国文化是一棵千年古树,那么它的实在就是千年古树的条条深根,这些深根在中华大地息息相通,不断为枝叶送去养分。这根是我国前人天赋和才智的结晶,让我们中华儿女不停地唱着、写着、做着,耳濡目染,心领神会,不断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实在之神!这实在的根肯定会行得更深、更强!
柯宇泱 浙江省天台中学高一(3)班 指导老师: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