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1号】“中华武术” 中的“武德” 汪向亮

作者:151557056711wxl 投稿时间:2018-11-12 20:10:00

【高中组+1号】“中华武术” 中的“武德”

浙江省开化中学高一16班  汪向亮

指导老师:邱慧萍(13675707331)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早在唐代的诗人李白笔下,行侠仗义的江湖侠士形象便跃然纸上。中华武术,不同于西方拳击般重彰显力量,而更注重人武合一的气度之美。

中华武术也讲究“赢”,但还要追求赢得漂亮,赢得人心。追求功夫之高与德行之深相得益彰。“古武者”赵匡胤本是世代兵户出身,有家传武功的底子,据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他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以骁勇、武艺受到重用,从底层做到亲信军官,到后来当上后周禁卫军最高统治领殿前督检点。最终发生了“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说他是“功夫皇帝”当之无愧。我想,众将愿将黄袍加在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并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害怕他而屈服于他,即便是,也定是不长久,然而历史证明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他确实有过人的“武德”让人信服。“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句话足以概括。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长河之中并不少见,在近代史上,也有一位叫“叶问”的“一代宗师”存在。而我对叶问最深的印象几乎全部来自于影视作品,在电影之中,叶问总是给我一种“与世无争”的风范。他虽然为咏春派的一代宗师,但是从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一点盛气凌人的姿态。叶问曾经说过:“‘以打消打,连消带打’,以此达到高度自保效果。”这里强调的是“高度自保”,而不是如何击败对手,由此可见习武并不是为了争个你胜我负,就好像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表面的肉体搏击都是肤浅的,心灵上的完胜才是真正的胜利。学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沉淀、自身的钻研,不是拜个好老师就一定能学到真传的,只有自己肯下苦功夫,才能把功练好,凡事皆有此理。学武也不是将老师所教的功夫照搬到自己身上就好了,更重要的是谨记“师训”,遵行“武德”,习武的最终目的是对心灵的修炼。

现如今,社会上也仍有不少“习武之人”,这里加了双引号,是因为现在的习武之人赋予了这个名词新的内涵。当今武术主要包含的社会哲学、伦理学、中医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都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体现,它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的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我的弟弟已习武三年,但与十九、二十世纪乃至更早的习武之人大有不同。先是时间上,弟弟是每周才练一两节课,而前人则日日“拳不离手”;然后是空间上,弟弟每周都会到培训机构去练武,而前人只要有一个木人桩,在哪里都可以练武;还有程度上的不同,弟弟平时还是以学业为重,习武只是强身健体,所以理所当然没有前人花的时间那么多,练的没那么那么刻苦。但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练武的初衷,习武之人的精神所在,并不是习得一身武功,倚强凌弱,以大欺小,而是为了自卫也保护好身边爱你和你爱的人。

 

中华武术,门派众多,博大精深,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将中华武术的精髓铭记在心——习武不是为了赢人,而是以德服人。

学校:浙江省开化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6

指导老师:邱慧萍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