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家乡的龙文化》+厉俊佑
舟山虽小,但每一个地方的精彩都各不相同。但是,不管在什么地方,总能听到一些关于龙的传说,看到一些关于龙的痕迹。
从小就在舟山这个美丽的群岛长大的我,有时总会听到阿公阿婆在讲述龙的故事。我渐渐开始知道,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我也曾痴痴地遥望着一望无际的东海,幻想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东海龙王和水晶宫……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明白,世上其实并没有龙,它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可以说,“龙”已经深深地刻进了中华儿女的头脑中,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龙文化,华人称之为“根”文化。“海为龙世界,岛为龙故乡”。舟山群岛因其广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还有丰富的鱼虾,面临东海,自然成了人们口述中最理想的东海龙宫所在地。也因为如此,龙文化已渗透到了舟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舟山渔民“以船为家”,对船的依赖性较强,渔船又称“木龙”,造船时,舟山渔民俗呼船的筋木为龙筋,船的骨架为龙骨,船头下首称龙下头等等,均以龙来称呼船的结构、骨架和部位;舟山渔民衣着打扮的服饰文化中体现出对龙的崇拜。其中,以舟山“龙裤”最具特色。还有“龙袜”、“龙靴”、“龙巾”等等;舟山的不少节日习俗,其实也与“龙”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祭海”。
祭海,是渔民感恩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也是我国东海几千年海洋文化史上最具海洋文化个性的民俗之一。
“谢龙王礼仪开始,迎‘龙王’!”在阵阵鞭炮声和锣鼓声中,渔老大将“龙王”请上桌,敬香祈福,祈求“龙王”关照螺门渔民开洋捕鱼,海不扬波、吉祥如意、旗开得胜、满载而归……
渔老大手持高香朝东方拜请“龙王”入席。鞭炮声停,他与其他两位老大在香案前祭拜祈祷。随后三位渔老大各捧一碗老酒向“龙王”三敬酒后,挑各色供品少许和老酒倒入干茶杯中,泼向天空,高喊:“谢天、谢地、谢龙王保佑!”再放三响鞭炮,并大声喊“恭送龙王回宫”。
亲眼看到这样的“祭海”仪式,心里会感到震惊,不仅仅为它的粗犷淳朴。得知有“祭海”仪式的舟山人都会来参加,都回来围观祈福。“渔民谢龙王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仪式,更是渔民祈求平安、丰收夙愿的一种表达。”民间的渔民,每年出海都要进行祈福仪式。希望龙王能保自己一路平安。
但众所周知,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龙到底象征着什么?其实,对于舟山人来说,龙的信仰与崇拜是外在,其内涵则是舟山人在与天斗、与地斗、于大海斗争的生存实践中,内心滋长的一种顽强坚韧、海纳包容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通过龙的信仰传承、积淀了下来。崇拜龙、信仰龙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人们并不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低头,而是把感情加注于龙,自身则毫无畏惧地去抗争,而“龙泽于民”的大同和献身精神,也在生存斗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渔民在大海中需要人与人、船与船之间的配合和相互扶助,常常还有舍己救人的情况出现,没有无私无畏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所以,龙的文化最能体现舟山人的精神。
作为华夏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学习龙文化刻不容缓。也许,我们的上一代已经将其遗忘了,那就有我们来重新拾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龙文化,并将其继续传承、发扬下去吧!
厉俊佑+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八(3)班+指导老师:叶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