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一袍载往昔 卢孙文君
人生是一件华美的旗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风轻轻吹散一地枯黄,带走了落寞的昨日,留下了干净的未来。我站在衣柜前看着那件已微微泛白的大红旗袍,笑了笑。
小时候,我是极爱母亲那件大红旗袍的,爱那红色衣料上绣着的几只金凰,以为那便是这世上最美的衣服,因此便总爱向母亲讨要那件旗袍。而母亲每次都只是笑笑,然后摸摸我的头,说道:“你还太小,那旗袍,你穿不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看向衣柜中的那件大红旗袍,悻悻离去。偶然一次,我转身想向母亲再一次再一次讨要,却见母亲看向那件旗袍,伸出手想要抚摸,却在即将触碰到的前一刻缩回了手,她的眼睛里有着羡慕与忧伤。那时的我不懂,不懂母亲为何忧伤又为何羡慕,不懂她为什么爱这件旗袍又不愿穿上。
我不懂,不懂母亲对于这件旗袍。
后来,再大些的时候,我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旗袍。白色的丝绸上绣着几朵开得正艳的牡丹。我是喜爱它的,所以即使岁月带走了它的色彩,使它不再绚丽,我也依旧穿着它。
淡色的牡丹,别有一番风韵。
但当我发现,我的身材已经不能再穿旗袍时,我犹豫了。最终,那身旗袍被压在了衣柜的最底下,和我的回忆一起。
当那身旗袍已蒙上岁月的灰尘时,我爱上了一本叫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书,爱上了书中那位不同于世间女子的张爱玲。她也是极爱旗袍的,正如曾经的我一般。即使是在文革那样黑暗的时代,旗袍被视作封建残余被冷落,她也依旧穿着一身或艳丽或素净的旗袍,傲立于世间。张爱玲懂得旗袍,懂她的美,它的痛,因而怜惜它;旗袍亦懂得张爱玲,懂她的孤傲,她的悲伤,因而即使是在张爱玲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也依旧陪着她,也只有它陪着张爱玲。
一件旗袍,承载了太多。
那是,我便想啊,母亲也许是在怀念旗袍那悲剧的历史,怀念那位与旗袍作伴的传奇女子。
但,我错了。母亲不仅仅是因此。
那是一个清晨,空气中带着好闻的泥土的清香,阳光带着鸟鸣声撒入房中。外婆在打扫母亲的房间时,在衣柜里看见了那件旗袍。她只是看着,然后叹了一口气,又将衣柜门关上了。
我不懂,不懂外婆与母亲的反应怎会如此一致。
外婆看向我,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这是我的嫁衣,你母亲的嫁妆,将来也会成为你的嫁妆。。”
嫁妆。
这两个字似有千斤重砸在了我的身上,令我喘不过气来。
母亲当初不顾家人反对依然嫁给我父亲,那时带去的除了对于婚后生活的期盼,还有,这件旗袍。后来,母亲与父亲离婚,带走的也只有一地落寞与这件旗袍。
这件旗袍,见证了外婆的后半生与母亲的一生。我恍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母亲的眼神还有外婆的叹息。那种羡慕与忧伤,那种惋惜。
我再次看向那件大红旗袍,大红的丝绸已微微泛白,却遮不住那金凰的美。那金凰展翅欲飞,一如多年前母亲结婚时那般。
一件旗袍,承载了太多太多。
也许在将来,它将陪伴着我度过这漫长的一生,想摄像机一样记录着,关于我的一切,再当我老了,又一点一点勾起我往昔的回忆。也许那,我便会如同外婆和母亲一般,只是痴痴地望着它,不愿或是不敢去触碰,然后再轻轻地笑或是深深地叹一口气,最后当我的子女大了又去记录着他们漫长的一生,以此往复,生生不息。
又一阵风拂过,这次吹走的又会是什么呢?
浙江省开化中学 高一7班 卢孙文君
指导老师: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