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荡漾在中医历史里的涟漪

作者:qiuyingyue 投稿时间:2018-11-12 19:13:42

引子:

   辛亥革命后,旧王朝覆灭,人们经历了一场新思想的洗礼。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运动后,人们愈发崇洋媚外,追捧着\洋文华,摒弃旧文化。植根于中华数千年的中医文化,在这一场变故中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民国十七年,秋,上海。

秋风轻轻飘过,枫林被染成了血红色。旷远的天空下,一切都是那么寂寥,萧瑟。

何莞独自坐在河边,郁闷地将石头一个一个地扔进水中。噗通噗通的声音回荡在河畔,水面上荡漾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

“为什么......为什么.......”她愤然。

何莞今年十六岁,是何氏药铺掌柜的女儿。但是现在,她亲爱的阿爸,已经再也回不来了。

何掌柜死于一张失误的药方,这给何家人带来了不小的打击。本就冷淡的药铺生意境况更加不堪,母亲何大娘痛失丈夫后,情绪极不稳定,发了高烧,连夜送进医院,何莞在药铺里为母亲熬了一个上午的蒲地蓝,结果医院里的大夫怎么说也不让喝,说是来路不明,还说现在根本没有人会信中医,西医才是王道。何莞被戳了痛处,面红耳赤,又尴尬又难过,一气之下跑出了医院。

“明明中医文化才有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根,为什么你们不但忘了根本,还谄媚于异域的鲜花?”何莞越想越气愤,“你们简直就是没有良心的白眼狼!”

天渐渐的黑了,夜越发的凉了。何莞身上只有一件单薄的斜襟衫,抵挡不了深夜的寒凉。她瑟瑟发抖,白天所有的愤怒,化为滴滴泪珠,滴在她一片荒芜的心田上。

 

 

翌日,何莞在药铺整理医案。

说实话,自从革了命,推行了新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极力追捧这国外的一切。所以西医在华夏混得风生水起,可中医则被骂作骗术,那些所谓的革命人,带头不看中医。如此反对抵触,所以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何氏药铺的生意越发惨淡。

何莞想:“我们中药吃了几千年,中医传了几千年,结果这些就成了糟粕,人人都要剔除它。可怜我阿爸,死于非命……但我相信,中医一定能崛起,还有很多人愿意去相信他的!只要努力,我相信中医的未来一定能够光明!”

“你好,何小姐。”

何莞吓了一跳,猛然一抬头——

金头发,蓝眼睛,白皮肤。他叫艾达,是医院的洋人医生,人很好。何大娘住院时,他时常会照应。

何莞起身,给艾达沏茶。

“医生的中文好流利,闭眼听还以为是上海人呢。”

“我在华夏已经五年多了,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我叫何莞,莞尔一笑的莞。”何莞说着,对艾达莞尔一笑。

艾达也笑了。他一遍品着热茶,一遍打量着药铺。药铺的装修很复古,很有年代感,但每一个角落都打理得一尘不染,很清爽。

“在华夏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进中药铺。我感觉这里有种非常奇妙的味道,闻着让人特舒心,感觉特别好。”艾达道。

“想不到医生竟会对中医文化感兴趣。”

“我听说中医有千年历史,就有几分好奇,略略了解了些。懂得很少,皮毛都算不上。果真呢,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呢!”说着,艾达又深吸一口气,“好香!”

“是的,这就是中药特有的香气。”何莞也深吸鼻子,陶然道,“它们来自深山,在华夏有数千年的底蕴。它们看似平凡,用处却大。我的阿爸,祖父,曾祖父,他们一生勤勤恳恳,经营着这个药铺,如同药草般朴实。我的名字带草字头,正因为阿爸希望我们如同这些药草,质朴,又独有其香。这种香气,既医人,也医心。”

艾达原以为何莞是一个腼腆朴素的女孩子,自从见了如此滔滔不绝的她,才发觉她很有见解。

“我觉得中医文化倒不像外面传得那样,它很实用,是你们古人勤劳的汗水,智慧的结晶。”艾达道,“我的母亲常常膝盖疼,我怎么看也不知病因。后来偶然地。看到了古籍上的湿寒理论,我觉得挺有道理,就给我母亲用了古籍上的方法:以艾叶浴足,通经络,祛湿邪,用了一个月。果然今年,她的膝盖疼病好了不少。果然,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何莞十分震惊,她曾听过太多国人对中医的谩骂,不曾想这一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竟是从一个洋人口中说出。艾达是西方人,愿坦然接受东方文化,而现在,土生土长的东方人,被中医养了千年的东方人,却……她心中五味杂陈,惋惜,难过,但更多的是感动。

她怅然:“中医根植于华夏文化千年,而现在,大家都崇媚西医,痛骂中医。真是……唉。”

“怎么,你对西医有偏见?”

“并不,我只是觉得,中医底蕴千年,而西医才兴起几年呢?”

“你错了。”艾达说,“我认为,中西医各有优点。中医确实神奇,讲究望闻切问,最擅疑难杂症。但是,它也有薄弱之处,就是急症的治疗。但这一方面,是西医最擅长的。凡是病家,都希望自己的病能好得快,这一点,西药就能做到。我想,这应该也是人们越来越趋向西医的原因。我其实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这样一定能产生奇妙的效果,于病者而言,一定会是福音。说到底,医者的初心是相同的,就是病人能早日痊愈。”

何莞凝视着艾达,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透彻。

 

何莞来到医院,给艾达送了一大袋的足浴包。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湿寒之气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您母亲仅泡一个月的脚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我送给您,给您母亲浴足。药方我写在了纸上,用完可再配。”

面对这一大袋的心意,艾达感动极了。

“医生,我真的很感谢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懂了,我想,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中医纵有千年文化的历史,也同样得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只有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源远流长,焕发光彩。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

“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

何莞笑了,碎芒盈盈的眸光中,盛满了坚定与期盼。

“我一定会努力坚守,直到那一天!”

 

二十年后。

华夏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化,现在是新中国了。

上海滩依旧是那么繁华,忙碌。昔日小小的何氏药铺,如今迁了店铺,现在在上海医院的旁边,叫“何氏百春堂”。

昔日稚嫩的少女何莞,如今女承父业,成了百春堂的女掌柜。

一个老妇人,走进了药铺,递给何莞一张药方:“掌柜,医院的大夫说,按照这个方子抓药,你看看。”

何莞结果药方看了看,确认无误后,便去抓了药。

老妇人接过何莞包好的药,感慨道:“说也奇怪,前几年,中医还是那么不堪,不曾想现在竟推崇中西结合。你看我,既买了中药又买了西药,病也好的快。你们这药堂,几乎就是医院的第二个药房了。”

何莞笑了:“是啊,变的好快啊。不过我想,是飘过了一阵涟漪,遇见了一朵白莲。”

倘若父亲能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欣慰的。

淡淡微苦的香和着白茫茫的水汽,从药炉子里飘出,氤氲在药堂里,久久不散。

 

 

 

高二(10)班 :邱迎悦

指导老师:徐芝女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