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舟山一初 八(3)夏熙媛
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源远而流长。它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它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姿多彩。上下数千年,它不仅渗透了中国社会,还被一些华裔带往了各个国家。龙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海为龙世界,岛为龙故乡”,我的家乡——舟山群岛,因其广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以及丰富的鱼虾,自然成了人们口述中最理想的东海龙宫所在之地。舟山有大量的龙王宫和崇龙风俗,也流传着大量的龙神话和龙故事,并且渗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封建社会时期,舟山对龙的信仰十分兴盛。众所周知,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它到底象征的是什么呢?对于舟山人来说,龙的信仰是外在,真正意义上是舟山人在与大海斗争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龙恰好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因为龙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
我曾经在老家岱山的时候参加过许多次“祭海大典”,明明已经是对每个环节了如指掌了,但还是觉得那场面宏大而又神秘。俗话说,“龙归大海”,在民间意识中的龙是生活在水中的,因此龙掌管着风雨,能散布甘霖、保国佑民。旧时渔民的渔具落后,在海上如若遭到风暴人身安全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每到农历六七月大多会举行祭海祭龙的仪式,无论男女老少集体出动,祈愿这一年顺利地过去。
舟山渔民对龙不仅仅是崇敬,也有着恐惧之情。如,在船上不许将双脚荡出船舷外,不许头搁膝盖,手捧双脚,因为姿势像哭;七男一女不许出海,怕被龙王或龙太子误认为“八仙过海”,而惹来翻船死人的恶果......
人们并不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低头,而是把感情加注于龙,实则毫无畏惧地去与大自然抗争,有时还会有舍己救人的情况出现,这是没有无私无畏的精神的人所做不到的。
不谋私利,为天下苍生祈福,这是一种非常善良的且让人感到幸福的信仰。它显示着普通老百姓的美好愿景。
毫无疑问,龙,于舟山无处不在,它在舟山民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信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