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号】 永恒的中秋情结
【高中组+1号】 永恒的中秋情结
浙江省开化中学 高一13班 邹昕
指导老师:邱慧萍(13675707331)
朦胧记忆中,有错落的被红纸包着却泛着微黄光晕的灯笼,在早秋的凉风里微颤。
这里是我的梦境吗?为何是如此熟识的场景?
喧嚣耳畔,金桂飘香。举目仰望,星河间孔明灯如碎星萤火般,目光流连于天地之间,洒落红烛亭台,映照万家灯火,尽染万家悲欢。街市商品琳琅满目,喜笑连绵,暖意盎然。
向四周一回眸,瞥见“长安”二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信步向前,长袖与行人擦肩而过,那人却毫未觉察,摇摇晃晃饮酒而去。我瞧着这人应是个落魄书生,本想闲谈几句,邀他几杯桂花茶,却没想先应声一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想必这个书生也会找一处花好月圆之地,吟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吧!猛的想起如今我与他一样,身处异乡,满身尘灰。在这时停下脚步,任无数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侧望天际,看浓云盖深黑色的夜空,带着游子用不泯灭的思念的素光,随着粘湿的云彩流向更远的地方。
朦朦胧中迷了双眼,落在手机屏幕上的眼光却痴了。“几千年前的姑娘也是这样庆祝中秋的吧。”或许出于想念,如此拾遗却点醒了梦里的我。
早些年的中秋,我们一家子都是要整整齐齐回老家的,虽然只有一天的假,却阻止不了母亲回娘家的步伐。母亲步子紧,会提前个好几天准备。桂花糕,桂花酿,老南瓜,糯米饭,当然还有家喻户晓心里都明白需必备的月饼。先前我躲了懒,好在母亲麻利勤快,准备妥当,只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车上睡了一觉后,就到老家了。阿婆每每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哎呦,怎么买这么多东西来,吃不掉的!”而我也总会应和着,叫母亲别买那么多来,也吃不掉。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次次都要买那么多的东西,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车,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因为买了我喜欢的东西而不帮她拎一些,以至于她要大包小包把所有东西一并拦在自己身上,微笑着带我回到山里她朝思暮想的那个地方。
炊饭,炒菜,炖汤。桂花香并着炊烟饭菜香令人心旷神怡。小时候最思念的中秋节,当然也浸润在这小小的蟹肉面里。能干的阿婆能边和母亲唠家常,边做出人间至美味的蟹肉,佐上汤鲜肉润的素面,成为我最爱的蟹面来。在这时,我总能一口气三四碗饭下肚,再虎咽几块月饼,拉上没比我小几岁的表弟,和村里好久没见的小伙伴撒野去了。
时光飞旋,“不应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间”。那些时光都随时间被淡忘在记忆的长河里,阿婆的蟹香不在,震耳的炮声不在,儿时的伙伴不在,近些年的中秋我都因各种而不回老家了,母亲只能在家守着我。我能分明地看出她呆滞的目光,分明的感知到她很想回家。是呀,为什么我总是拖累她,压榨她好不容易才能放假看父母的时间。我的心再忍受折磨,但我无法改变这现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曾经听过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可我依然没有回望那里;我曾经听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而我依然没有改过自新;我曾经听过“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我却不知它早已在我心中有了答案——那是我、我的母亲、漂泊在外的游子、古来今往的中国人共同都具备的秋思,是中华子孙的柔情,是中华民族的情结!后来的我才知道,中秋,只不过是人们,把思念记在了这里。
作者姓名: 邹昕
学校:浙江省开化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13班
指导老师:邱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