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第二题】固守文化之根 谢逸
固守文化之根
世上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拒绝繁华,向往的是纯真,他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宁愿选择宁静与安适,默默无闻,他们拾起时代所埋没的荒芜,播种文化。
一点秋雨,几阵清香。小时候曾随一位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的硬笔书法,刚开始的时候兴味索然,只是一天一天地临摹他人的作品。也正如品茗一般,茶水的甘甜终会一点点冲淡开始的苦涩。书法对我来说好像一天天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魅力如茶水泡开般,慢慢地呈现在我的面前,沁人心脾。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看清茶叶的脉络,茶水碧绿而清澈,了解到书法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
秋色阑珊,时光轻流。中华民族经过了那么多岁月,那巍峨的泰山是最有力的顿笔,那山上汩汩的山泉是最温柔的一撇,那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是最厚重的一捺。江山如此多娇,书法如此美丽。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受教育以来文字就一点点地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书法和汉字不同,文字是从意思中传递出人们的想法,但对于书法来说,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因此书法作品中并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但它表达的是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曾经在书上看过一些名家之帖。犹记得那清新飘逸的王羲之临帖,骨气劲峭的欧阳询碑文,清远雄浑的颜真卿的楷书,亦有轻逸飘岩的宋徽宗书法,清邃奇异的赵孟頫艺术……现如今,每当我握着钢笔在纸上的格子中写下一个个繁体字时,都是我心中最安静的时候,静得好像可以和这些文字交流。
生命的本身其实是纯粹而干净的,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地沾染了太多粉尘。书法教会我的是一种静而深,平和而高昂的生活态度。张爱玲说,凡事都有一个目的,一旦上路,则注定不归。但我认为,书法是没有目的的,它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它记录的则有那份执着,不舍不弃。
春尚明媚,杏花正浓,又是一年春来到。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做的更多的是手机写字、网上阅读。许多人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怎么写好字,但书法的初衷却不是这样的,书法应该是一代一代人精神的传承,绝不是掺杂着利益的一些东西,而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根植于我们心中的。信息的高速发展冲击着文化之根,但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热爱书法的人在默默坚持着,守护着一方宁静。曾经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人喜欢书法这种老年人喜欢做的事,但我对他的问法一点都不赞同,他或许认为只有很空闲的人才会喜欢书法,这究会是对书法的误解。每一个对文字有热爱之情的人,都可以学习书法。
当书法渐渐地在一些人心中失去原有的分量时,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重新对书法怀有一些尊重。我们要像那些勇于在发展潮流中坚持本真的人那样,传承我们的文化。
浙江省龙游中学高一(12)班 谢逸 指导老师:吴惠芳(联系电话:1358703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