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2题】坚守最初的本真(陶紫慧)
坚守最初的本真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才会如此蓬勃。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在这个电子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散发着它那独一无二的魅力。
但曾几何时,我们渐渐淡忘了李白在月下独酌的肆意荡然,杜甫在高城上忧国忧民的旷世情怀,取而代之的是那句例行公事的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竟然成为“医治心灵”的良药,面对这些时的我们,情何以堪?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的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再如传统节日,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然而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一系列节日的广泛传播,传统节日却渐渐被淡化了。鲜有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在中秋节赏月,庆团圆;在腊月初八熬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祈平安。在西方节日被人们热火朝天的庆祝之时,谁还会想起这些内涵丰富,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呢?恐怕,早已将它们抛之脑后了吧?
这时,也许有的人会说,又不是全都这样,还有一些改变也是很值得学习的,前段时间大火的《国家宝藏》不是广受好评吗?既丰富了文化常识,又可以很好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事实,但在掀起的改编热潮中,更多的还是一些历史雷剧。他们为了博得关注,而篡改了历史,为了名利,而不分黑白,但偏偏还有很多的人被其吸引,为其说话。对此,我感到十分痛惜。
对于中国积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真,更没有资格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所以我们要坚持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文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朵朵鲜花,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传统文化而努力吧!
陶紫慧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九(15)班 指导老师:詹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