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2】《聊聊传统文化热》+邹雨洁

作者:小茹 投稿时间:2018-11-12 10:53:59

    在时尚界刮起猛烈复古风的如今,文化界也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应当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呢?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所以我想在这里聊聊我的看法。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这其中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大众常常面对一些迷茫和困惑。但很多情况下,在现实中又找不到答案。当经济或者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之后,精神需求就迅速地膨胀,特别是当一些精神困惑得不到答案,一些现实困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寻找答案。

说到传统文化热,我立即想到了《论语》。当于丹的《论语》讲座以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她的“《论语》心得”传达出来的时候,许多人才蓦然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原来还蕴藏着如此高深的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中甚至能够直接发现自己挣脱实困境的途径与方法。“于丹现象”的背后,是国人从内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在追求高水平们物质生活之后,开始转向追求高水平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上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转向古代。一种东西没有土壤不会发芽,当社会呼唤这样的人物时,易中天和于丹地也就应运而生。“人民需要现代化的传媒、和易中天、于丹这样的人。”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反映着当前国人精神家园的空虚。“百余年来,当我们批判传统文化中的一糟粕时,把那些优秀的思想也一起批判了。从而造成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伦理上的缺失。一度,我们曾想用西方思想来填充,但在道德伦理层面,因为中西方的差别,这种努力没有成功。道德伦理的真空,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就是物质追求完全代替精神追求。”过去的一百年,我国的文化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言归正传,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五四”到现在,已经有近年百的时间。传统文学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经过我们的阐释,取其精华,无疑会起到有益补助。好的经典是可以经受住每个时代的挖掘。我们也要注意,不能一窝蜂,不能同一种题材重复。目前的新闻界、出版界都有这种现象,你讲吕后,我讲武则天,他讲慈禧太后。百家讲坛中讲帝王将相是不是多了点?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红楼梦,还有唐诗宋词。不是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都是经典,要有选择,哪些是对当前有借鉴意义的,哪些是现在不需要的。有扬有弃,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我们不可能原样回归,传统文化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对于传统文学的研究来说,应该加强对当前社会的当下关怀。以前的学者是为学术而学术,与当下社会脱离了关系,封闭于自己的体系中使社会不了解、也不需要古典文学。现在就需要我们改进思想,把研究与教学、与普及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中国新文化体系,以及新的文化观念构建中。传统文化中最缺少的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民主思想,反而有忠君的东西,这些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有选择的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不一定与现代合拍,但其中优秀的部分一定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作者姓名:邹雨洁

学    校: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年级/班级:七年级三班

指导老师: 廖倩倩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