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初中组+2】《放过无辜的文化与历史》+陈诗雨

作者:小茹 投稿时间:2018-11-12 10:49:26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本身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十九大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等级。“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与历史。但在传承与发扬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问题。

继承的真是传统文化与历史吗?

爱国主义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人们的爱国主义日益显现。但情绪的背后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抗日神剧”在我国的影视剧市场仍然有着较高收视率。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举起手来》、《抗日奇侠》。日军个个罗圈腿、斗鸡眼,我军可以“手撕鬼子”、“包子藏雷”。各位请注意,在一部部影视作品的背后,“爱国主义”的味道其实很浅。首先,他们十分不尊重历史,难道日本侵略者花了十四年跑来中国玩吗?再者,他们将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英雄化,而日军都是以潘长江的形象存在,尽管日军暴行累累,但我们要求日本尊重历史、尊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同时,也应该尊重日军当时最基本的形象。

历史本来就是最客观的存在,现在人们通过影视剧的方式去宣传历史,让人们了解某段历史,这种行为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基本的历史观念,这能算是历史吗?难道不是某些人的盈利手段吗?一个民族如果要了解历史,那么他们就应该本着尊重的态度去看待历史。“抗日神剧”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抗战老兵和革命先烈的抹黑,这种不正之风不应该贴上一个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标签。

细细反思,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继承难道应该带着坚定立场吗?面对一段历史,当你有了坚定的立场,你就不会看到同样一段历史的另一面。同样道理,如果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过程中,牢牢地把住最原始的结论或是传统,后人的得到的只能是一段话罢了。所以要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文化与历史。《论语》中的一句话,如果能在贴吧、论坛中掀起大的讨论风波,那么就成功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开始思考了,出自《论语》的话究竟是不是完全正确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真的对吗?这会不会堵塞一个人的学习热情?“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难道不会让一个人失去奋斗的方向与动力吗?“匿怨而友其人”真的可耻吗?如果对传统文化有了以上的辨识与认知,那么我认为这就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传承过程。近来许多城市举办“论语学习辩论赛”、“历史人物评说赛”,这些都对传承文化与回顾历史非常有帮助。

朋友们,普及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推广中华文化不能急于求成。现代对文化的继承讲究“效率”,节约笔墨轻描淡写,一下子就讲完了中华文化。中华五千年文化就这样被挥霍完了?这不仅会使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有误解,还是一种亵渎文化的行为,对文化要津津乐道且“精精乐道”。

朋友们,放过无辜的文化与历史吧。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不要让文化和历史长得“一言难尽”。

 

 

作者姓名:诗雨

学    校: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年级/班级:九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朱传体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