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1题】禅茶一味

作者:Jaya 投稿时间:2018-11-12 10:42:40

茶之道,文之根,可道可名亦可悟。 ——题记

父亲曾问我:“茶,不过是一饮而尽,用来解渴的东西,为什么沏茶、饮茶的说法如此之多,一杯茶又有什么好去品的?”这话无可厚非,父亲生不逢时,碍于生计,并未学习过多的文化知识。在他看来,茶不过是清水中添份滋味的粗枝叶,而饮其之目的,也同那老舍笔下的祥子一般,只为解渴提神。

可茶,真如父亲所说那般只是种粗枝叶吗?喝茶也只是解渴途径吗?

中华文化上下求索,砥砺前行,走过漫漫五千年,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艰辛,茶自然也已于其中悄然衍变。茶道亦禅道,茶文化已融入每位华夏子孙的血脉中,化为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岁岁年年,代代传承。

浮生若茶,悟茶悟人。一杯再好的茶也只有五泡的寿命。一泡味之苦涩,二泡味之浓烈,三泡味之香醇,四泡味之清雅,五泡味之寡淡。人生亦是如此,由清涩至莽撞至回味至清雅再至最后的欲无所求,即青年到老年,风花雪月的经历,尝遍那酸甜苦辣,再回首,一心只剩淡泊,回味往事,无欲无求。这岂不有那佛理“少欲无味,身心自在”之禅味。而你若能于品香茗之时,悟得此心境,心如止水,淡泊明志,自然能于这快节奏的尘世中徐徐而行,洗尽尘心,沉醉烟霞。正所谓:“风流不在淡锋盛,袖手无言味最长。”道可道,此即茶道亦禅道,更是五千年文化之根。

古人有茶饭不思,以茶代酒之词,“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更是“开门七件事”之一,无不可见茶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远,古人对茶之重视。陆羽在《茶经》中有言:“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苏东坡更是在此之上将茶字拆解为人间草木,颇合天人合一之道。茶之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令国人如痴如醉的同时,也令世界各国痴迷不已。因此,茶又成了中国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茶所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韩国茶艺,日本茶道,茶所影响之深远家喻户晓。茶以其独特的芬芳,向世界展示着五千年古国这丰韵,承载文化之根,彰显大国风范。

《周易·贲卦》: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为天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历任人宰割的沉沦,迷茫后再度成为大国,更应加强文化输出,在这其中,茶文化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载体。以茶会友,虽无酒后之豪情万丈,却也能够使人天南地北,闲话家常,使其“六腑皆芬芳”,也更符合如今中国所倡导的和合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水乳交融,百川汇海,共铸和谐新世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日新月异的多元文化时刻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可除此之外,我们更应铭记中华传统文化,不忘这文化之根,肩负起传承重任,岁岁年年,生生不息。

悟茶悟人,品茗寻根,一个失去了根的民族是飘泊无依,不堪造就的民族。只有深载文化之根,才能静候芳花吐蕊。


作者姓名:洪嘉骏

学校:浙江省天台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9班

指导老师:徐佳宜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组织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8-09-01

结束时间:2018-11-15